第(3/3)頁 用過晚膳,朱怡炅問朱伯圻:“太子今日觀政,可有何收獲?” 朱伯圻今年十一歲了,在古代早就是懂事的年紀,而且還被王聞遠這個離經(jīng)叛道的老師授過課。此時認真想了想回答:“先生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往。今日父皇說的話,好像讓那些大臣失利了?!?br> 朱怡炅點頭:“嗯,那是哪些話讓他們失了利,又為何失利?” 朱伯圻遲疑片刻,搖頭說:“父皇,孩兒愚鈍,想不出來?!?br> 他只是看那些人臉色不太對,這才想到了先生所說。 朱怡炅說道:“其一為科舉,其二為都督府,其三為孟加拉。前者后者明著來說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卻是都督府。這都督府如今雖只是初設(shè),而且只是國家兵戰(zhàn)之工具,但說一句國朝根基也不為過。王先生說的很對,天下熙熙,皆為利往?!?br> “這都督府便是壞了士紳文官們的權(quán)利,你將來登極以后要切記,其余三都督府都可裁撤,唯獨北直隸都督府不可裁撤。而且,都督府終究只是工具,軍政國事是軍隊將官之責(zé),文官便做好文官的事。若文武失衡,便是下面都是贊頌,這國朝也算是敗壞了。” “還有,無論如何,海外之土,亦是漢地。你若登極,任何人勸阻,都不可放棄!誰敢勸你放棄漢土,都是國賊,殺之亦可,流放亦可?!?br> 朱怡炅教給太子的很通俗易懂,并非什么高深的帝王之道,就是單純的讓太子堅持做好文武分工明確,不可再重蹈歷朝文武失衡之禍患。 滿清能保證文武不失衡,那是在于他們用了第三方力量八旗牽扯,然后八旗爛掉了,跟文官統(tǒng)武沒甚區(qū)別。 而且,還有海外領(lǐng)土的宣稱,這個必須要堅持。就算大明朝未來改朝換代,也不能因此丟了領(lǐng)土宣稱。 這才是重點! 朱伯圻連忙點頭:“兒臣謹記?!?br> 若真能一直謹記,那至少百年之內(nèi),大明新朝的大臣都算是遭殃了。 因為那句海外之土,皆為漢地,就是在鼓勵后世皇帝,對外征戰(zhàn),開疆拓土。 至于會否窮兵黷武,真正的窮兵黷武是因為沒有好處,但如今世界殖民時代,殖民本身就是傾銷和利潤。 一品夫人,即誥命夫人中級別最高的封號。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 五品以下則為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