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流放孟加拉的二韃子漢軍有很多,各部倒戈的加起來,整整五千多號人。本來應該更多,但都被韃子故意拿去青海戰場上耗掉了。
要不然,張廣泗也不會振臂一呼,就立馬大半漢軍都倒戈了。
說是要流放,但基本的糧食、藏紅花等藥材茶葉,那是一點沒有短缺,生怕這些人還沒到孟加拉,就先水土不服病死了。
康藏明軍就地充當押送人員,先是押著這五千多號罪兵過了喜馬拉雅山脈,隨即沿著博多河,乘船南下直抵孟加拉地區。
博多河起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橫跨孟加拉后與印度主河恒河合流。很多時候流經孟加拉的恒河,也被稱作博多河。
現在的孟加拉雖然名義上還是莫臥兒帝國的一個省,但伴隨皇帝奧朗則布去世,也得益于這家伙在位期間窮兵黷武,致使整個帝國財政完全糜爛。
所以到了十年前,莫臥兒帝國正式任命穆爾希德二度擔任孟加拉納瓦卜,然后孟加拉就徹底失控,成了一方諸侯。
穆爾希德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和獨立性,還故意將孟加拉的首府從達卡,遷到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穆爾希達巴德。
大概三年前,穆爾希德去世,本來應該是他的外孫薩爾法拉茲汗繼位,結果厲害的來了,穆爾希德的女婿跟外孫搶起了繼承權。
是的,這波是父子奪權,最后還是兒子主動退讓,由父親繼位。
實在是這時期的孟加拉太過富庶,占據了肥沃的恒河三角洲,即使莫臥兒朝廷每年抽走大量賦稅,孟加拉納瓦卜和各級官吏也富可敵國。
要是除去大明朝廷的特別意圖,張廣泗等人被流放到孟加拉,還真一點不算委屈。
……
阿洪姆國,帕爾科拉。
“下國國王賈達達爾拜見大明天朝上國使節大人!”
阿洪姆王賈達達爾親自帶著大臣前往碼頭,恭敬迎接大明軍艦上下來的中國使節徐以升。
大明派遣軍艦載著張廣泗這些人去孟加拉,沿途還要經過阿洪姆國等一眾夾縫中的小國番邦。本著不浪費的原則,便順帶將冊封使節也派了出去。
雖然這些夾縫中的番國戰力低下,但勝在他們與莫臥兒帝國之間,有著難以弭合的矛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