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莫臥兒帝國信仰穆斯林,而這些夾在孟加拉、藏地、緬甸三方之間的番國,它們信奉印度教。 對了,還有如今趁著奧朗則布去世,在南邊大肆侵吞莫臥兒土地的馬拉塔叛軍,也信奉印度教。 徐以升很客氣:“國王殿下不必多禮,本使此番前來,正是帶著我朝皇帝陛下的冊封圣旨而來!” 阿洪姆國雖然信奉印度教,但其統治集團卻是云南傣人的后裔,也因此長期受到莫臥兒帝國入侵,而且內部的山地民族也經常不服從統治。 而這位國王也算厲害了,先是擊敗莫臥兒軍隊,奪回了高哈蒂。隨后又故意扶持一派印度教,打壓另一派,讓兩派內部相爭,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國內各族對王室統治的不滿。 賈達達爾很聰明,也很識趣,大明想要在印度拓展勢力范圍,招收屬國,并且還要夾擊緬甸,而阿洪姆也剛剛擊退莫臥兒,急需認個新爹。 兩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徐以升在阿洪姆便直接下船了,大明軍艦則就地補充了些物資糧食,隨即繼續開船南下。 入秋時節。 軍艦抵達孟加拉北部邊境的博格拉城,這里也是孟加拉最古老的城市。 古老就意味著落后,當明軍軍艦抵達博格拉,并在此靠岸登陸。 沿河村莊的印度農奴一見到如此巨艦,瞬間全都大呼小叫著跑開,壓根無一人防御抵抗外敵。 張廣泗帶著人馬從船上下來,坐船坐了好些天,又在高原走了好些天,他都有些暈船了。 也是因為吃的太好,明軍基本沒有短他們的糧食,甚至隔三差五還有肉腥。不給肉吃,萬一這些人體弱生病,或者戰斗力下降,打不過那些印度人怎么辦? 看著那些嘰哩哇啦逃散的村民,張廣泗頗為無語:“這就是天竺的孟加拉?這些村民見到我們,不僅不聚兵反抗,居然只知道逃跑,他們難道就不怕把我們引進他們的村子,殺光他們?”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從先前戰艦沿著博多河南下,中間還途經了莫臥兒的北部疆土,凡是見到大明軍艦的,別說沿河村民了,就連莫臥兒士兵、船只也都是麻溜就跑。 隨軍的流放監督官耿守義從船上下來,開口解釋道:“你們長期在康藏,又在韃子麾下,不知道很正常。這天竺之國采取的統治制度名曰種姓制,據那些歐洲夷人所說,這里的百姓出生了就要分三六九等。而且終身都不可能晉升,甚至這里還有轉世之說,且轉世了,下等之民也還是下等之民。” 張廣泗吃驚道:“居然還有此等制度?這簡直比大清……咳咳,難道這里的百姓就不知道反抗?” 耿守義搖頭:“我也不知?!?br>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