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現在,朱怡炅給楊恭不進爵,卻賜進左柱國,還加銜太子太保。這已經是皇恩浩蕩,甚至可以說是大明新朝第一人。 鄔思道說:“陛下,而今我大明新朝已徹底平定漠南蒙古,臣以為或可效仿漢唐盛世,予以草原諸部首領漢姓。如此,可進一步淡化草原蒙古的影響,百年以后,草原只知有大明漢家,卻不知有蒙古貴族。” 漠南草原初平,還有不少蒙古諸部首領尚存,甚至還包括了蘇珠克圖這個大明冊封的察哈爾汗。這家伙為了更加名正言順,還自己給自己認了一個孛兒只斤氏,全名孛兒只斤·蘇珠克圖。 而鄔思道的方案,說白了就是效仿漢唐的文化輸出,讓這些蒙古人徹底忘掉所謂蒙古文化和姓氏。不僅是貴族血脈,還有整個蒙古部落的概念,只要蒙古都沒了,那草原也就完蛋了。 歷史上大漢的確成功了,比如那位漢光文帝劉淵,這家伙就是純正的匈奴人,天天自稱漢室后裔,還給漢室重立宗廟社稷。 還有五代十國,后唐、后漢就是倆得了漢家賜姓的沙陀人,也是被漢化的異族。 朱怡炅覺得可行,點頭說道:“那就依鄔卿所言,給那些蒙古諸部的首領們賜姓。所有投降的諸部首領,必須全部改為漢姓。隨便他們改成什么,但必須是百家姓里面的,不許他們故意弄音譯。明年開春以前,務必要全部登記造冊,拒絕改姓的,全部剝奪其部族首領權位。” 既然要“賜性”,那自然是要快刀斬亂麻,不給這些蒙古諸部余地。 只要他們現在接受了,大明新朝安穩統治百年,那所謂蒙古的概念也就差不多煙消云散了。 朱怡炅接著說道:“漠南草原初平,那河套云中府那邊也是時候該準備一番。待到明年開春,便與陜甘一道出兵,將漠南西部草原也一并拿下吧!” 這并不是朱怡炅著急了,而是沒必要再拖下去了。 漠南草原贏得那么輕松,已經讓大明君臣意識到,如今的草原早已不是大明的對手。 既然如此,那也不用再謹慎下去,浪費時間了,直接大軍平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