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國政-《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頁
這一點,直接看明軍去年才剛收復川地、西南、陜甘,今年就能緊接著對遼東、草原發動大規模戰爭。
說起來,這里面還有朝鮮的功勞在里面,如今朝鮮早已成了大明在遼東的預備糧倉,這還不是遼東軍逼迫的,而是朝鮮純自愿的。
因為實在太賺錢了,不說無本萬利,朝鮮的兩班權貴,還有那位朝鮮王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才是朱怡炅敢在遼東恢復前明驛站,并且還要在幾個戰略重地建城,還有對草原動兵的底氣所在。
只是苦了那些朝鮮百姓,尤其朝鮮如今大量引進中國錢,整個國內正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連朝鮮自己都沒有發覺,就算發覺了那些朝鮮權貴也不會在意。
朱承訓突然說道:“陛下,廣南巡撫崔盛奏報,之前前往廣南赴任的官吏,現今已都學會廣南土話,也基本熟悉地方民政。他們今年便準備開始對廣南士紳進行分家析產,不過這極有可能會再度激起廣南民變。僅僅去年,攤丁入畝便激起了部分士紳反抗,甚至引發小規模民變。若是今年再發民變,唯恐不利于民心歸附,是否暫緩推行?”
朱怡炅頓時冷笑道:“為何暫緩?既要改革,那就必須下重手,若是暫緩,便失了銳氣。廣南若是民變,那就殺,朕不是在廣南駐留了大軍?至于那些廣南百姓,他們既然敢造反,那就不必再對他們客氣。自古改革哪有不死人的。”
廣南省的改革是必須的,甚至改革烈度比之大明這邊還要激烈。
因為廣南士紳肯定會反抗,他們就是大明統治廣南的毒瘤。
前明失去了交趾,那是因為前明只鎮壓叛亂,然后完全沒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那些安南士紳們還是好好的。
大明新朝自然得吸取教訓,這些廣南士紳必須殺,就算不殺也得將其削弱至沒有影響力。否則廣南永遠不可能安穩,至于過程中被鎮壓屠殺的廣南百姓,這都是必要的犧牲,大明朝廷不是沒給這些廣南百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