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阮氏、鄭氏地盤以江為界,自第七次鄭阮戰爭結束,鄭阮南北分治局面已定,史稱“自是南北弭兵”。
而鄭主的地盤,通俗點來講差不多就是當年明太宗朱棣設立過的交趾布政司,還有大唐時期的交州、州都督府。
無論追溯何時的王朝法統,安南鄭氏都是大明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鄭氏轄地的農民剛剛插完秧,便被官府征召從軍。
朱承訓的情報還是有偏差,自南北弭兵后,鄭氏便開始以優兵和一兵制抽調兵丁,增強武備力量。
這一代的鄭主鄭甚至開設武舉,選拔人才。
阮鄭邊境,今年四十二歲的鄭不僅親率大軍南下,還把傀儡國王給帶上。
這也是鄭氏老傳統了,帶著國王出征,既可以防止國王趁自己不在中樞,“篡權”搞事,也可以對阮氏宣告大義。
就算戰敗了,還可以把鍋推給國王,就說是國王不修德行,導致大軍戰敗。
鄭還算好的,只臨終前廢了黎裕宗,他兒子鄭杠才叫厲害,在位十年連殺帶廢干掉四個國王,跟特么消耗品一樣。
“轟轟轟轟!”
鄭軍火炮持續不斷對著阮氏邊鎮城墻炮擊。
安王鄭身著王服,遙望城墻對著身旁黎裕宗說道:“陛下,此次御駕親征,必可掃平叛王阮氏,一統大越?!?br>
“有勞安王了?!崩柙W谀救稽c頭。
黎裕宗、黎熙宗父子兩個,算是后黎朝國王中少數活的比較久的了,雖然還是沒有活過六十歲就被迫去世。
即便這一仗不打,再過兩年鄭去世,黎裕宗也要在象征性的活兩年以后,被迫因病去世。
鄭此次出征也并非毫無準備,就在一年前,阮福病死,他沒有第一時間南下進兵。反而是憋了一年,又專門等到冬稻收成,而夏稻播種后,雨季來臨前的空檔,悍然發兵。
阮福澍誤以為今年也不會打仗,正在積極消化掌控廣南國,因此邊境守軍不多,猝不及防之下還真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轟轟轟轟!”
眼看火炮轟擊的差不多了,鄭的兒子鄭杠隨即拔出寶劍,下達命令:“全軍沖鋒,殺過長城!”
阮氏為防鄭氏,在橫山一帶修建有長達127公里的土石城,喚作“長城”,后世越南史學家稱其為阮朝最偉大的邊防工程。
上千鄭軍手持兵器,發動沖鋒。不過半個時辰,阮氏“長城”便全面告破。
算上民夫在內,足足八萬鄭軍越過“長城”南下,對著橫山以南的阮氏城鎮大肆劫掠。
整個橫山以南,江以北迅速淪陷。
直到此時,阮福澍才反應過來,匆忙聚兵抵抗。
鄭本想迅速越過江南下,但大軍聚兵太多,他又沒多少帶兵經驗,才一越過橫山,大軍便幾近失控。
好在士卒們劫掠的都是阮氏地盤,等鄭軍這邊發完了財,準備渡江時,阮福澍已經帶著大軍趕到。
鄭杠有些退縮:“父王,阮氏大軍已至,我們是否撤軍?”
鄭搖頭:“不,傳令下去,大軍渡江!”
鄭深知開弓沒有回頭箭,若是這次不把阮氏滅掉,等阮氏回頭跟中國皇帝告狀,那鄭氏的處境可就難了。
而且,還有一點,伴隨南北弭兵,鄭氏、阮氏軍力都日益衰弱,這也是為啥鄭要設立武舉選拔人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