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機會?”
朱怡炅問道:“王卿有何見解?”
王遠說道:“回稟陛下,臣這段時日有專門翻閱過朝鮮的檔案典籍,發覺這朝鮮國早在明初,曾一度禁絕過國內白銀開采與使用。便連日本使節入朝攜帶的禮物中有白銀,也都被其退回。這條禁令,直到前明萬歷年間才被朝鮮取消。但實際效果不大,朝鮮民間大多依舊還是采取以物易物的買賣交易。”
“臣曾為浙江巡撫任上,便有聽過一些往返朝鮮的寧波商賈們說,他們在朝鮮沿海買賣,也多是以物易物。他們會提前在國內采購朝鮮所需貨物,等到了朝鮮沿海,直接換成當地的高麗參等特產,再轉賣與日本國。只不過,近些年,高麗參的買賣越發不好做,已經有部分商賈在考慮轉行了。”
“如今,陛下所言,那朝鮮前來我大明求取白銀,顯然朝鮮國內已然漸漸出現銀荒。朝鮮既長期依賴于日本白銀,現在日本不再向朝鮮輸出白銀,如此正好是我大明的機會。臣以為,鎮國公與閩侯說的都有道理,朝鮮求取白銀,確實不可輕予,當要他們用本國的銀銅礦來換。”
“朝鮮出讓國內銀銅礦,我大明負責開采鑄錢,再按照對應成本把白銀銅錢給他們。”
王遠的話一出口,幾位閣臣還有朱怡炅這個皇帝先是一怔,隨后細細思忖,很快發覺其中奧秘。
好家伙,這個王遠太毒了!
用后世的話來說,這就是要讓朝鮮放棄貨幣主權,換取國內貨幣穩定。
王禮他們只是察覺到,這樣可能對朝鮮會有大問題,并沒有朱怡炅感受的那么深。
雖說這時候用的貨幣是金銀銅這些貴金屬,本身就具備一定價值,但這個價值也是有限的。而且,大明的鑄幣成本也不是朝鮮能比的,完全可以利用鑄幣成本來溢價換取朝鮮的金銀礦。
具體怎么換能利益最大化,大明這邊完全可以慢慢試探。
反正大明不會虧,朝鮮朝廷也有的賺。
大明能靠著鑄幣成本來賺取差價,同時間接控制朝鮮經濟,而朝鮮朝廷也能靠著這些換來的錢,壟斷國內的貨幣市場。
朱怡炅撫掌贊嘆:“王卿此策,深得朕心,傳旨鴻臚寺,讓他們去跟朝鮮方面去談,內閣這邊也要盡快擬定個方案出來與朕過目。”
過了幾日。
當大明鴻臚寺與樸文秀商議此事,樸文秀聰明的腦袋也很快意識到有什么細節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