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怡炅親耕勸農,這不是在開歷史倒車,這叫尊重傳統。
只有這樣,天下官民才能安心,至少皇帝還是重視農桑,體恤百姓的。
謹身殿。
這里現在已經成了朱怡炅休息和辦公的第二場所,華蓋殿為專門辦公殿閣。
不出意外,這個習慣若一直不改,那就很可能會演變成祖制,被后世皇帝繼承。
四位閣臣都被皇帝招來議事。
王禮說:“自建武四年始,凡占田三百畝在冊戶籍,皆要拆分遷徙。時至今日,各省清查田畝已完成大半,且各地大族大多愿意配合朝廷。”
“這很好。”朱怡炅點頭,“身為內閣首輔,這事還要繼續多多費心,務必在今年將全國大族都拆分完畢。而且向北方的移民工作也不能停,但不可強迫百姓移民。移民主要還是以大族拆分為主,不是勸導,而是強制移民搬遷。”
“遵旨。”王禮拱手作揖。
朱怡炅伸手敲了敲桌案,問道:“科舉新法在民間士子中反響如何?”
梁文煊搖頭說:“并無太大反響,可能是因為新科剛剛恢復定制,故而天下士子都感念陛下恩德。”
這話明顯有馬屁之嫌!
真正原因還是在于拆分大戶在前,朝廷調動兵馬于地方強行拆分大戶。只要占地超過三百畝的大族,一律分家析產,不少士子因為口出怨懟都被抓了。
雖然很快就放了一批,只留拒不屈從的硬骨頭。
有如此大動作在前,朝廷只是對科舉進行年齡限制,還只限制會試。這般不痛不癢,壓根沒人在意,估摸著還得等到下次會試才會出現問題。
朱怡炅點頭:“如此甚好。”
王禮這時又開口說道:“陛下,而今因拆分大戶,不少大族選擇提前分家,渡海前往呂宋、琉球。但其本地戶籍卻多數并未銷冊,是否應當加以控制?”
這意思,就是很多大族先于官府的手分家,把土地均分成三百畝一戶。這樣只需把分不下來的土地給官府,那官府就無法可分了。
然后在不動本地戶籍的情況下,紛紛渡海前往呂宋、琉球,主要是往呂宋島上遷,招募百姓前往大肆開墾新田,兼并土地。
說白了,這就是在卡BUG,既能保證本土的家業,又能在海外不斷拓地。
王禮雖是內閣首輔,也熟讀過《身見錄》,但思想還是停留在大明天朝上國的理念中,不反對皇帝對外擴張,卻總覺得本土人口往那些化外之地流入不對。
應該說,在大部分古人眼里,這些化外之地都不算是中國領土。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不必,至少現階段不必如此,能讓漢民主動遷徙開墾,這樣也算一樁好事。而且,那些大族敢這么分家,這些被分家的能一直沒有二心?讓地方官府都準備好,過兩年怕是得有不少官司要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