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英法使節團達成目標后,并未立刻回去。
而是各自以商人的身份,在南京逛了起來。既是私人倒賣一些中國商品回去發財,同樣也是領略一番中國首都風光。
“中國皇帝果真如此厭惡宗教,整個南京竟然一家教堂都不見。”亨利行走在南京街道上,不由感慨道。
街巷兩邊,偶有好奇而觀望過來的百姓。不過大多還是在為生計,而往來奔波。
跟隨亨利身邊的使節團成員同樣笑道:“難怪羅馬那位教皇冕下如此不喜中國,看來也并非毫無緣由。”
羅馬教廷在歐洲可能影響力十足,但英國人絕對討厭教廷。
沒別的原因,就在于教廷公開支持英國廢王復辟,還為其提供政治背書和經費支持。議會忍無可忍,終于在二十年前頒布《王位繼承法》,廢除天主教在英國王權的正統性。
其實都是亨利他們想太多了,就算朱怡炅不去禁宗教,天主教在中國也不可能發展的起來。
因為兩邊的價值觀差的太多,通俗點來說就是,中華大地不養閑神。
比如廟里的龍王享受香火,那就必須要能下雨,不下雨那就拿鞭子抽,放太陽底下暴曬,還不下雨那就換龍王……這要在歐洲,高低得送去宗教裁判所。
……
從元宵十夜燈結束,不幾日便來至二月。
三品以上大員要開始齋戒,皇帝也要于二月初一來至奉天殿上朝,并與百官宣讀親耕祭文。
太常寺自去年便已恢復,各項祭祀制度都重新確立。
二月二,龍抬頭。
天子躬耕、勸課農桑。
“咚!咚!咚!”
午門三聲鐘鼓鳴響,皇帝御駕啟程。
朱怡炅基本恢復了前明的藉田禮,即天子躬耕,皇帝親自下地干農活,表達朝廷重視農業,鼓勵農桑的態度。
祭祀隊伍極為龐大,雖然朱怡炅進一步裁撤了不必要的官員,剛出紫禁城,許多百姓便好奇圍上來。
不知道皇帝突然出宮是要干嘛?
亨利一行使節團同樣察覺到,不明白中國皇帝突然搞這么大陣仗作甚。
難不成又有什么節日慶典?亦或是中國皇帝要去野外擺皇室宴會?
君臣祭祀隊伍一路行到南京城外東南方,這里是南京大祀壇所在,也是原來的南京天壇。
不過朱怡炅進行祭祀簡化改革,恢復明初老朱舊制,大祀壇重新作為統一祭祀天地祭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