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武四年,西元1725年。
時至年末,天下風平浪靜。
寒冬臘月,北方暗流涌動,南方同樣厲兵秣馬。
另一時空,年羹堯就是今年十二月,被雍正歷數九十二大罪狀,并著令自裁謝罪。不過在這里,雍正敗逃陜西,年羹堯不僅未死,反而還加官晉爵,權勢日盛。
對了,那位帶領沙俄迅速擴張壯大,并成功建立俄羅斯帝國,還差點與康熙干起來的大帝彼得一世,也是于今年在圣彼得堡病逝。
嗯,再過三年,沙俄唯二的另外一位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就要出生了。
劉儒漢與遼東滿清、西安的雍正邀約要共同出兵,但行軍打仗需要錢糧、民夫。
這對朱怡炅而言,自然無有問題。可對北方這三位而言,卻又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時間匆匆,新年到了。
大明新朝正式翻篇,來到建武五年,也是大明復朝的第六個年頭。
“陛下,西南邊鎮發來緊急軍情,黔貴苗部請求內附我大明!”
“什么?”
朱怡炅大為吃驚,連忙接過軍報一看,才發現是自己想多了,請求內附的苗部確實來自黔貴,卻是被滿清新任云貴總督張廣泗打成稀爛的苗人潰兵。
這些苗人原本見云南土著軍首領被滿清朝廷冊封,重新成為土司,地盤甚至還擴大了不少,便也去跟滿清朝廷索要,結果遭到拒絕。
于是乎,這些苗人就造反,張廣泗新官上任,自然不能忍,當即親率大軍鎮壓,僅用了不到一萬兵馬,就將造反的苗人大軍盡數擊潰。
還反過來把原本苗人的地盤給奪去,強制改土歸流。
幾個帶頭的土司頭目戰死,余部反攻數次,都奪不回地盤,甚至還差點被張廣泗一鍋端了,只得向東潰逃至明軍地盤,請求內附。
歷史上,席卷黔貴,干掉兩任云貴總督的苗人起義就是被張廣泗幾個月內平定。而且在此之前,張廣泗就曾數次在貴州親率兵馬,攻打苗人的寨子,誘導苗人造反,再出兵平定。
事實上,就算這些苗人肯老老實實,用不了一兩年,張廣泗也得動手的。不光是他們,連云南那些被滿清朝廷冊封的土司也是一樣,張廣泗的眼里揉不得沙子。
朱怡炅與內閣商議一番,隨即頒下圣旨:
接受這些貴州苗人的內附,著令地方官府配合編戶齊民,并開設學堂,教習這些苗人漢文漢字。
苗人落戶第一年,賦稅全免。第二年,賦稅減半。第三年恢復正常,但必須學會漢文,還要起漢名。
如果第五年都還沒學會,甚至拒絕學習漢文,那就直接加稅。不僅這些思想頑固的苗人加稅,對于那些愿意主動學習,表現突出良好的還要予以賦稅減免作為獎勵政策。
朱怡炅明顯是打算將這些苗人強行漢化歸流了,別說他心狠,這些苗人都是反復造反起義過的,說白了就是不穩定因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