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御書房。
“微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樊守義很明顯做過了功課,知道皇帝不喜宗教,尤其西洋教,便連平日佩戴的十字架都提前收了起來。
“平身。”
朱怡炅虛手一抬,隨即問道:“對荷蘭人、大佛郎機人你都了解多少?”
樊守義一怔,接著迅速回答:“荷蘭人,小國寡民也。不過百余年前的大佛郎機人在歐洲很強勢,不僅幅員遼闊,幾乎統治了大半的歐洲、北美、南美、菲律賓群島,而且還沿著非洲和亞洲海岸都建立起了大片殖民總督區。每年都有大批船隊,會帶著大批美洲和亞洲的稀世珍寶滿載而歸。”
“整個荷蘭國土最初只有一片沼澤,地小風疾、物資匱乏、人口稀薄,原本只是大佛郎機人領土的一個偏遠角落罷了。只不過,自百年前荷蘭人改信新教,便與信奉天主教的大佛郎機產生沖突。并且僅用幾十年時間,不僅脫離對方實現獨立,還成功取代大佛郎機成為了新的歐洲霸主。”
朱怡炅又問:“所以現在荷蘭人還是歐洲最強?”
樊守義搖頭:“若是十年前,可能還是,但自十年前那場大佛郎機戰爭,荷蘭人便已日薄西山。現在的荷蘭人,無非就是吃老本罷了。”
朱怡炅疑惑道:“此話怎講?”
樊守義說道:“這要說到荷蘭人的起家根本,正如微臣先前所言,荷蘭本身只是小國寡民,對上歐洲霸主大佛郎機本沒有任何取勝機會。但他們還是贏了,其中原因便在于信貸。荷蘭人對陸戰興趣不大,因此就付錢請了雇傭兵來負責和大佛郎機人打仗。至于荷蘭自己,則是專門造船發展海軍,并往海外大肆擴張。”
“雖然傭兵和大型戰船都所費不貲,但當時荷蘭人取得了歐洲列國的信貸信任,而大佛郎機人則仗著實力無所顧忌。那些歐洲列國都只愿提供荷蘭人信貸資金,讓他們得以建立軍隊和艦隊,這些艦隊和軍隊又讓荷蘭控制了全球貿易路線,從而產生極為可觀的利潤。”
“有了這些利潤,荷蘭人能夠償還貸款,也更加強了歐洲列國對他們的信任。但荷蘭人十分好戰,荷蘭的官員都是商人,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微臣曾做過調查,大約三十年前,往來荷蘭的列國商船足有4000余艘。但直至十年前,這個數字便已銳減一半以上,并且還在持續不斷減少。”
“荷蘭人的借貸不僅是向別國借貸,還會與別國放貸,便是敵對國也不例外。包括三次擊潰荷蘭海軍的英國人也是荷蘭的放貸國,連年征戰和對外借貸、放貸,已經讓荷蘭人的財政負債近乎崩潰。尤其十年前的大佛郎機戰爭過后,荷蘭本土已因負債巨大,將海軍盡數解散。”
這么一解釋,朱怡炅差不多明白意思了。
荷蘭人的根本便是借貸和海軍,借貸的同時兼具放貸,再用海軍力量攫取全世界的利潤,來維持這個良性循環。
但荷蘭人的野心太大,或者說這是商人政治的弊端,全世界樹敵讓荷蘭的確獨占了全世界的利潤。
可這些利潤根本負擔不起荷蘭人的戰爭支出,那些被壓迫的歐洲列國也是會反抗的。
而今,荷蘭人本土的海軍力量已經基本崩盤,依靠貸款維系的金融系統又幾近崩潰。
確切地說,其實已經崩潰了,西印度公司這時已經事實意義上破產了。
只不過荷蘭人的商人議會壓著不讓西印度公司破產,因為一旦破產荷蘭整個國家可能都得完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