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京。
朱怡炅這邊剛下旨全國屯糧蓄水,提防旱情。
河南、湖北兩省送來緊急軍情:雍正與羅卜藏丹津全面開戰了!
起因是羅卜藏丹津養不起手上的二十萬大軍了,而且作為青海地區的游牧民族,他們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比漢地這邊更強。
今年冬季居然還挺暖和的,來年必定會有大旱。羅卜藏丹津若還不出兵,就算雍正開春不干他,他也絕對扛不住大饑荒。
朱怡炅立刻把文武大臣招來議事。
王禮沉吟片刻,說道:“偽清與青海開戰,可著令兩湖、兩廣加強防備。”
朱承訓說道:“而今我大明雖據有漢地大半,但兩湖之兵陷于湘南、兩廣之兵陷于桂西。若要干涉青海、偽清之戰,怕是著實困難。可下令地方嚴防戒備,并囤積糧草,伺機動兵。”
只是伺機動兵,實際王禮、朱承訓的建議基本一致,那就是能不出兵盡量不要出兵。
這并非結黨,而是考慮到國內民政。
雖然兩人不屬于同一個政治派系,但連年征戰,對民力損耗實在太大。
而且今年八成又要有旱情,這時出兵介入偽清、青海亂戰。
圖什么?
圖勞民傷財,民不聊生?
呂猶龍這個平素于內閣都是充作平衡派系的閣臣,此刻卻是遲疑稍許,難得發言道:“青海羅卜藏丹津看似聲勢浩大,但其絕不可能敵得過偽清。便是有我大明介入,這羅卜藏丹津也成不了氣候。”
朱怡炅先是一怔,隨即說道:“這是為何?”
呂猶龍說道:“羅卜藏丹津雖為昔年顧實汗之孫,法理上據有藏地汗位承襲權,但偽清康熙帝很聰明,始終不肯冊封羅卜藏丹津汗位。直至數年前,策妄阿拉布坦滅拉藏王,偽帝康熙還進一步在青海多封了一位汗王,分走了羅卜藏丹津的權位。羅卜藏丹津會反本就是必然,就算他不反,也絕挨不住偽清的鈍刀子割肉。可即便是反了,也同樣成不了氣候。”
當然成不了氣候,滿清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會對其沒有防范?
既然下了鈍刀子割肉,自然得有辦法應對羅卜藏丹津狗急跳墻。
更重要的是,羅卜藏丹津只是空有名頭,卻無足夠大的實權。就像呂猶龍話中所言,便連青海也不是完全歸他管,還有另一位汗王分權。
別看羅卜藏丹津現在威風凜凜,統一了青海,還有塔爾寺大喇嘛察罕諾們汗支持。但麾下部眾卻是派系林立,根本無法有效控制。
僅看其軍隊從起兵至現在,還是二十萬就能看出來,他連整肅軍隊的權力都沒有。
歷史上,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從發動到清廷得知,再到清廷出兵平叛,攏共也就四個月的時間。
直接成就了年羹堯的成名之戰,在西北惡劣地貌環境下,四個月擊潰平定青海二十萬叛軍。
據說年羹堯為了節省糧食,還屠殺了十萬蒙古俘虜。
不知是真是假,不過大概率應該是假的,因為那十萬俘虜不可能不反抗,十萬頭豬殺起來,也能崩掉年羹堯大軍三顆牙的。
而且,屠殺十萬俘虜,年羹堯何來的權力這么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