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阮福澍問道:“不知外藩之人來此進學可有何要求?” 向導通譯官思忖片刻,說到:“這……從未有此先例,下官還需奏請陛下。不過以陛下之寬宏,想必不會拒絕。” 當然不會拒絕,朱怡炅巴不得這些外藩使節派人過來留學。 不怕這些人把先進技術都學了去,若能從中培養大批親中人士。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對大明未來用兵也會方便許多。 這些人肯定會變為帶路黨,甚至其余不那么親中的,可能也會保持觀望態度。 一如清末,滿清朝廷嘗試性往歐洲送去幼童留學,結果就送了這么一批。 為什么? 因為留學回來的全部嚷嚷著要鬧革命,嚷嚷著滿清王朝就是糟粕。 文化入侵有時比戰爭入侵要來的更可怕,也更徹底。 …… 南京。 朱怡炅于同樣的場所再度接見了朝鮮使節團。 這次不同于先前,這次是正式性的。 按照慣例,其實還得有個琉球,只不過琉球如今已不復存在,所以也不存在琉球使臣入貢。 這次還是樸文秀為主使,因為他是陪著李一起流放耽羅,隨后又建言李跟大明爸爸請兵。 這才讓李復歸王位,所以不論何種考慮,樸文秀都是李絕對親信,也是出使大明最佳人選。 樸文秀帶著使節團匍匐下跪,說道:“朝鮮下國屬臣樸文秀,拜見天朝大明皇帝陛下!” “平身!”朱怡炅微微點頭。 樸文秀站起,見中國皇帝態度不咸不淡,心頭一咯噔,連忙拱手說道:“下國國主特遣下臣朝覲大明皇帝陛下,并呈遞貢品、國書,還請陛下鑒閱!” 貢品什么的,早被鴻臚寺提前接收,并統計過后呈遞到了朱怡炅御案。 除基本的高麗參、馬匹、鷹等,不出意外,還有朝鮮貢女。 還是個公主,雖然是李過繼的宗女,但確實專門冊封了公主。 嗯,就是年紀有點小,才十四歲。 這也太幼齒了,朱怡炅看了都有些懷疑人生,自己好像沒傳出什么喜歡蘿莉的名聲吧? 朱怡炅接過國書,里面是李表示朝鮮將世為大明藩屬國,年年朝貢的文書。這才點頭說道:“嗯,與偽清稱臣朝覲,既為前代偽王李昀所為,那便與今朝無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