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京城易主,大清直接二帝并立。
都不用等到消息傳開,距離最近的河北諸府縣已然不知所措。
怎么突然間,皇帝就換人了?
而且,新帝的政治法統也完全合法。
不僅有京師八旗王公大臣們的認可,還有雍正自己留在匾額后的傳位詔書。
說什么康熙便是因為喜歡弘歷,這才傳位于雍正,這話當然是扯淡。但康熙的確有把弘歷帶在身邊當孫子撫養過一段時間。
而且歷史上雍正繼位以后,改元的當年便直接通過秘密立儲制度定下弘歷為儲君。
還在其后為弘歷選派朱軾、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蔡世遠等著名文臣,輔導弘歷學習文化知識和儒家經典。又以宗室重臣允祿、允禧等教其火器使用和弓馬騎射。
可謂是毫不遮掩,明確告訴百官,弘歷是太子。
并且在去年年底,雍正還專門叫弘歷代替自己去祭拜了一番景陵。
……
雍正撤兵了,撤的十分果斷。
從杞縣一路往北,撤至開封,準備從開封渡河,先平了開封北岸的明軍,再立刻回師北京平叛。
整個河南已經被雍正放棄,不光是河南,山東那邊能守住東昌、濟南一線的運河就算不錯了。
這不是北京易主的問題,而是雍正這一撤,即便主力尚在,這政治影響也極大。
河南諸府縣必定認定清軍大敗,而且為了支持雍正決戰,河南諸府縣不僅兵力極度空虛,缺糧也缺的厲害。
明軍出征的同時,又撒出了大批細作。
只要清軍這邊一撤,那這些城池必定分分鐘被細作煽動叛亂倒戈。
此戰,雍正其實已經敗了,就算他能安然退回北京亦是如此。
“將軍,前方便是杞縣!”
清軍在前面連跑帶撤,何向明率軍在后頭緊咬不放。
追至杞縣,這里有雍正留下用于遲滯明軍兵鋒的五千漢軍旗。
這五千漢軍旗雖都是西北邊軍出身,但自南方局勢不斷敗壞。而且北方又四處造反,雍正這個有清一朝最信任漢人的皇帝,也開始不自覺對漢人有了提防。
雍正到底是滿人皇帝,對漢人多加重用,也只是為了維護統治而已。
而且雍正說是重用漢人文武,除去張廷玉這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外,有清一朝里六個漢人大將軍,更是有三人都是雍正朝提拔。
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三位漢人大將軍,一位是漢軍旗,被殺了。
另外兩位是漢人,一位被被抄家下獄,險些被殺,還有一位被以“疏防”罪名斬首。
沒一個好下場……
從先前攻城便是如此,每每漢軍旗先上,滿蒙八旗壓陣,現在更是被留下來抵擋追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