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州一破,往北便是一馬平川。
而且現在是雍正二年,黃河還是與大運河并行,再奪淮入海。
也因此,明清兩朝,黃淮泛濫問題始終難以解決。
直至咸豐五年黃河大改道,改走利津入海。
隔絕濟南,死難無數。
黃淮問題這才解決。
楊恭兵鋒及至曹州,便沒再繼續北上進兵,不光是因為直隸總督李衛和滿保的大軍都已南下進駐大名、濟南。
還在于歸德府的明軍有些動不了了。
朱怡炅的御駕已從淮安遷至歸德府城。
這里由于投降的太快,所以明軍并未用到破城炮,城墻也未遭受什么破壞。
兗州、濟寧已被于可成拿下,原定計劃里水師沿著運河北上南陽鎮已經沒了意義。
現在是王三麻子部義軍和林茂源一起,繼續留在邳州清理運河淤堵。
而第六軍主力則移師歸德府,不僅是第六軍,余下第一軍、第七軍、第五軍都得到對應軍令。
……
歸德府城。
府衙大堂,這里是朱怡炅的臨時指揮所。
朱怡炅此刻正與第六軍將領、樞密院及一眾隨行官員商討事宜。
親自隨軍的朱承訓說道:“啟稟陛下,據歸德府的偽清降官及當地鄉紳百姓所言,自月前偽清朝廷便已開始四處橫征暴斂,搜刮民財。且不論富戶貧農,盡皆攤派,交不出糧食的青壯一律充軍。其余則全部編入民夫,甚至不少富戶即便交納攤派,也會被強征人力,便連耕牛也被搶掠作為戰爭物資。”
“耕牛也搶?”朱怡炅神色嚴肅。
橫征暴斂、強征青壯民夫,這些都可以理解。
畢竟雍正已然走投無路,不去大行攤派,哪來的糧食打仗?
可連耕牛都要搶掠,這就著實有些過了,這幾乎等同于是在掘百姓的根啊!
朱承訓說:“偽清如此施為,儼然是打算要破釜沉舟。此戰,怕是不好打呀!”
朱怡炅深以為然,他著實是被滿清這個操作給惡心壞了。
整個歸德府境內,幾乎遍地被搶光糧食的流民百姓。
朱怡炅御駕一來,看見的便是餓殍遍野,甚至沿路都隨處可見森森骸骨,很多還都是“新鮮”的。
明軍不僅完全沒法打仗,反而還得從后方調運糧食賑濟饑民。
倒是省卻了運糧民夫的問題,大部分人只要給口吃的,再讓其變為民夫為大軍運輸輜重,就能讓這些百姓感恩戴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