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四川。
雍正的圣旨要求四川六月底前出兵,但這才五月,岳鐘琪還在整備兵馬。
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倒是先出兵了!
從去年起事開始,短短兩個月,羅卜藏丹津名義控制的兵力就高達二十萬。
如此大軍,青海那犄角旮旯就算刮地三尺,也養不起的。
歷史上,也就是羅卜藏丹津被滅的太快。要不然,只要將其困在青海,他自己就得先崩潰了。
據說年羹堯平了羅卜藏丹津,抓獲十萬蒙古騎兵俘虜,結果因為嫌棄太費糧食,就把十萬人全砍了。
而今已是五月,由于滿清要與大明決戰,所以就沒去管羅卜藏丹津。
這既給了羅卜藏丹津喘息和整合地盤兵力的時間,同樣也讓其深切體會到了缺糧的問題。
羅卜藏丹津沒得選,他又變不出來糧食,那就只能對外轉移矛盾。
要么打滿清,要么打準噶爾。
準噶爾是盟友,肯定不能打,那就只剩下滿清了。
正好滿清把精兵都調回中原了,剩下的兵力在羅卜藏丹津眼里,完全不足為慮。
羅卜藏丹津沒去打陜甘,不是因為害怕年羹堯,而是滿清的西北也窮,沒啥可搶的。
不如直接南下,去打四川,那里可是漢人所謂的“天府之國”,肯定有錢有糧有人。
而且,羅卜藏丹津的終極追求是收復西藏,重現昔年固始汗的偉業。
四川清軍就這么成功被羅卜藏丹津給拖住了。
……
嘉峪關外。
“不愧是漢人的天下第一雄關,果然雄偉!”噶爾丹策零騎著戰馬望向不遠處的嘉峪關,臉上卻非是感慨,反而充滿了要據為己有的欲望。
“可惜,再牢不可破的雄關,也需要合適的人來守。”今年整整六十歲的策妄阿拉布坦卻是老當益壯,同樣騎著戰馬在親兵保護下,在大軍最前停下。
嘉峪關的城墻上,清兵手忙腳亂登上城墻,面對對面的準噶爾大軍,滿臉恐懼之色。
噶爾丹策零說:“請大汗下令,孩兒愿為先鋒,為大汗奪下此關!”
策妄阿拉布坦卻是淡淡說道:“回去吧!”
聽到這個回答,噶爾丹策零有些失望,卻沒有違抗:“是!大汗。”
準噶爾大軍來的突然,去的也快。
沒片刻,就塵土飛揚中,回了自己的地盤。
那些嘉峪關里的清兵,全都大松口氣,暗自慶幸準噶爾大軍沒真打進來。
策妄阿拉布坦作為準噶爾最后一位中興之主,其最大的優點便是謹慎。
簡單點說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