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拒絕到察罕托羅海會媚左翼郡王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鼐、右翼親王察罕丹津,根本無力抵抗羅卜藏丹津,先后被其擊潰,并逃亡河州,整個青海已然大亂。 按時間來算,估摸著這會兒河州也快陷落了。 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鼐應該很快就會奔逃西寧衛,并向滿清告知青海叛亂的消息。 噶爾丹策零好似渾然未覺,道:“我們大汗已然正式下令,冊封羅卜藏丹津為青海的達賴渾臺擊。現在只要你們滿洲饒皇帝下旨,那我大蒙古可與你們滿洲相約,兩國以嘉峪關為界,永結兄弟之盟。” 既得知青海出了變故,允祥只是略一思忖,便意識到西北局勢怕是得變的更加波譎云詭。 原來滿清這邊的籌碼就不多,更多還是允祥在虛張聲勢。 現在,不僅籌碼不頂用,他也沒時間繼續耽擱下去了,先把準噶爾穩住再。 要不然,這倆要是一起亂起來,而滿清又被江南……不,現在已經不在江南了,因為明軍已經殺過淮河,與山東、河南接壤了。 這要是一起上,允祥都不敢想。 到底只是住京師的王爺,再如何經歷人情冷暖,遇到大事也會出現不足,尤其雍正還提前給其透過底。 雖是為了讓允祥把握好談判節奏,但這時反而漏怯也漏的更快。 允祥連忙答應,生怕噶爾丹策零反悔:“好,那便以嘉峪關為界,還望貴汗不要食言。至于青海的達賴渾臺擊,本王還需稟報我大清皇帝,再做定奪。” 噶爾丹策零笑道:“好,夠爽快。” 五日后。 滿清與準噶爾正式在敦煌邀約會盟,兩國以嘉峪關為界,訂立盟約,互為兄弟之國。 至于誰為兄,誰為弟,還有這敦煌城里的百姓怎么辦,那就不是他們該關心的了。 而就在兩邊簽訂盟約的同時,羅卜藏丹津也正式發兵,攻打西寧衛。 是攻打,但羅卜藏丹津起兵速度太快,看似兵力眾多,但實力參差不齊。 不過一月時間,西寧衛守備馬有仁、參將宋可進據城而守,于申中堡大敗青海叛軍。 羅卜藏丹津敗走,也失去了難得的南下時間。 昌都總兵周瑛更快得到消息,迅速提兵北上,堵截羅卜藏丹津入藏的道路。 察罕諾門汗是察罕丹津親王之侄,并非在平定羅卜藏丹津之后被清朝獎勵的那個三世夏茸尕布,因為塔爾寺大喇嘛察罕諾門汗戰后被處決了,察罕諾門汗應該是部落地名及職務名稱,因此后來有青海察罕諾門汗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