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文煥準備南下渡河攻打鳳陽,逼迫楊恭的第一軍與其打決戰。
鄭定瑞遠在九江,當然不知道。
同樣,隆科多兵敗九江,精銳喪盡,水師更是全軍覆滅。
身在徐州的張文煥也不知道。
兩邊的距離實在太遠,幾乎可以是千里之外。
沒有水路直達,加上此時正值亂世,僅靠陸路送遞,沒一個月根本到不了。
……
建武二年。
五月下。
鄭定瑞聚兵三萬,溯江而上,揮師西進。
清軍長江水師于九江一役,損失慘重。
若只是戰船單純被焚燒還好,關鍵大軍攜帶的軍需輜重也全部損失了。
足足五萬大軍的糧草、兵甲、火炮還有開花彈,全部落入明軍手里。
鄭定瑞僅靠著從清軍這里繳獲的糧食,就極大緩解前線的糧食缺口。
明軍乘船溯江西進,兵至田家鎮。
田家鎮,長江中游戰略要沖,號稱“兩江門戶,金陵咽喉”。
就見田家鎮到半壁山,已被清軍橫掛鐵索。
鄭定瑞揮手下令:“傳令下去,給我拔掉這兩處清軍據點。”
明軍隨即派出舢板船隊出發,先行搶灘攻打田家鎮隔岸的半壁山。
算上從清軍水師那里繳獲的舢板,明軍僅舢板數量已經達到非常驚饒數字,至少承載這西征大軍已是綽綽有余。
九江一役,隆科多大軍損失殆盡,僅余萬余殘部逃回。
清軍留駐田家鎮、半壁山的守軍,攏共也就三千余眾,還都是九江大戰的殘兵敗將。
且隆科多為了制衡,田家鎮、半壁山的守軍都是綠營新軍、淮軍各一半。
對隆科多而言,這些殘部基本等同于棄子,帶回去不僅沒啥用不,還可能會擾亂武昌的軍心。
倒不如沿路分兵駐守,廢物利用的同時把這些殘兵敗將全部分出去。
隆科多沒指望這些敗兵能守住田家鎮,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鐵索橫江來稍微遲滯一下明軍進兵的速度,給他爭取時間布防武昌。
隆科多一如既往,發揮了他的戰略大局觀。武昌以東所有地方,乃至黃州府,都可以戰略性放棄,但武昌絕不能有失。
半壁山,明軍舢板才登陸千余人,帶隊攻堅的指揮使蘇威便振臂一呼:“弟兄們,隨咱殺!大明萬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