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墨家的興衰-《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2/3)頁
至少證明它在絕大部分時間里是滿足于統治者的需求,以及適應時代的生產力。
有了儒家進行對比,便能見著墨家衰亡的第二個原因,那便思想綱領不切實際,且不符合統治者的利益。
墨家核心思想乃是“十論”。
其中的兼愛與非攻,陳洛在穿越前都完全看不到任何實現的可能,甚至他敢說只要人類存在,人心之中的私欲存在,兼愛和非攻便永遠只能是理想。
至于尚賢和尚同,同樣是極度理想化的思想,或許在某些時期能夠實現,但在封建社會的兩千年中,只有極少的情況下能挨到邊。
更別說“十論”當中的節用、節葬和非樂,這符合平民的訴求,但封建時期的統治者是絕對不會甘心于過清貧的生活的。
所以這么一排除的話,墨家的“十論”當中,就剩下明鬼、天志和非命這三條了。
其實如果墨家子弟愿意求新求變,就像董仲舒那樣對儒家經典進行另外一重解釋的話,統治者可能對于墨家學說不會放棄得那么徹底。
但這就是墨家衰亡的第三點,下到墨家普通弟子,上到墨家學派的領頭人,實在全是“死腦筋”。
比如墨家第三代巨子孟勝,受陽城君的委托守城。結果陽城君自己都跑了,他仍選擇繼續堅守孤城。
當弟子過來勸他離開,孟勝是答道:“如果我不死在這里,那么從今天以后,想拜訪嚴師的人便不必來找墨家弟子,想擁有賢友的人不必結交墨家弟子,想獲得良臣的君主不必尋求墨家弟子。
因此我今天死在這里,是為了踐行墨家的道義,使墨家的事業得以繼承!”
一番錚錚誓言,最后讓一百八十多名墨家弟子隨他赴死,甚至作為信使的三名弟子,都拒絕了下一任墨家巨子讓他們留下來的命令,執意回去殉死。
在陳洛看來,這便是墨家最為致命的缺陷。
要知道愿意赴死的那群墨家弟子,絕對是通曉墨家經義的核心成員。
哪怕自己對孟勝為義守城保持敬重,但對于他帶上這批墨家弟子留守,陳洛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分明是讓墨家的事業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啊!
假設孔子門下的七十二賢人同時死去,沒有人去整理《論語》,沒有人去教導弟子,發揚學說,那儒家能不能存在恐怕還是個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米泉市|
耒阳市|
陇南市|
阳谷县|
叶城县|
桐庐县|
临邑县|
福清市|
内乡县|
大邑县|
江达县|
定西市|
罗平县|
遂宁市|
从江县|
自治县|
柳州市|
米林县|
玛曲县|
周宁县|
海门市|
凉山|
广南县|
东明县|
延长县|
安图县|
红河县|
太仆寺旗|
天门市|
鄂托克旗|
琼结县|
甘孜|
镇赉县|
盐边县|
察雅县|
岳普湖县|
京山县|
新余市|
大足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