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句震古爍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有些夸張。 但也足夠震撼不少人的心神了。 再這樣下去,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小子就不再需要他們了。 等到那個時候,再錦上添花,一文不值。 于是想了想便說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儒,古之術士也。” “可以信任。” 韓紹不解,抬眼望向趙家老祖。 可趙家老祖卻明顯沒有解釋的意思,只能將這話記在心里,回頭再仔細琢磨。 眼下的他還是先要解決眼前這個麻煩再說。 至于說這上官鼎跟自己索要的理由? 韓紹心中嗤笑。 這還用說嗎? 天下如棋局,金角銀邊草肚皮。 神都身處天下腹心,匯聚天下氣運,看似繁花似錦、舞臺遼闊。 可一入其中,便是困龍、囚龍。 想要折騰出什么風浪,可謂是難如登天。 而幽州之地雖然苦寒、貧瘠,卻占了‘金角’二字。 退可坐觀風云變幻,等待天時。 進可南下數州之地,以點破面,橫掃一片。 等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有之時,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他韓某人除非腦子抽了,否則又怎么可能放下所有的一切,跑到神都那破地方自囚已身? 至于說那侍中一職,更是可笑了。 剛剛他給這上官鼎描述的那一番煌煌大世,本就是他給上官鼎挖的一個坑。 又怎么可能自己跳進去,再將自己埋了? 他韓某人可不是商鞅,為了秦國寧愿自己被五馬分尸。 【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種事情,最好讓楊廣先替他干了,他做李淵、李世民就很好。 再者,就算拋開這些都不說。 如果今日他答應了這上官鼎,隨他去神都為官,娶了他家嫡女。 此舉無疑是背棄了遼東公孫一族,以及太康帝。 到時候天下人又會怎么看他韓某人? 三姓家奴? 韓紹心中一陣腹誹。 可眼中眸光卻是一片清澈、澄明,顯得赤誠無比。 “丞相、老祖……” 這話雖然沒有能讓上官鼎和公孫郢二人偃旗息鼓,卻也成功吸引了兩人的視線。 “想好了?” 上官鼎嘴角含笑,眸帶寒光。 韓紹搖頭。 “沒什么好想的。” “故土難遷,神都雖好,卻非紹之鄉土,還請丞相莫要強人所難。” 這般堅決的態度,自然引得公孫郢大笑。 “善!” “老夫總算沒有看錯人!” 而上官鼎此時卻是已經殺意盡顯,不加掩飾。 不過看在韓紹那一番治世之論的面子上,他還是強壓心中惱怒,決定再給這混賬一個機會。 “這不是理由!” 什么狗屁故土難遷! 無數年來,無數英杰不遠萬里,甚至不惜打斷自身傲骨,屈身權貴門下,只為了一展胸中抱負,搏一個滔天富貴。 上官鼎幽幽開口。 “莫非你當真忠于……陛下?” 這才是上官鼎如果得不到,就要毀了韓紹的根本原因。 大雍太祖將天下氣運匯聚神都,集于歷代大雍帝君一身。 雖然此舉直接斷送了歷代帝君的長生道途,可也成功將之和整個大雍捆綁在了一起。 大雍強盛,則當代帝君至強! 大雍衰落,則帝君弱。 所以欲要謀奪天下,必先弱天下氣運。 已經謀劃如此漫長時間的上官鼎,絕對不會給太康帝與大雍姬氏任何一個逆天改命的機會! 而韓紹之前那套沒有完全闡述的治世理念,無疑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一個一旦成功必然可使大雍中興,甚至一舉成就煌煌大世的機會! 到時候不但他上官鼎所有的野心與渴求,都會化作夢幻泡影。 整個上官一族,也會闔族俱滅! 而對于上官鼎突然提到太康帝,韓紹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甚至早在預料之中。 “紹自然是忠于陛下的。” 玩歸玩,鬧歸鬧,忠君不能開玩笑! 什么話都能否認,什么事情都能瞎說。 這個不能。 身為大雍臣子,不忠于陛下,你想做什么? 亂臣賊子嗎? 所以哪怕明知道這番表忠心的話,會直接觸怒上官鼎,他韓某人也必須表面立場。 只是就在上官鼎聽到這話,身上殺意沸騰的時候,韓紹旋即開口反問道。 “陛下為天下之君,統御八荒四海、宇內六合,焉有不忠之臣?” “丞相覺得呢?” 這話出口,上官鼎面色一滯。 就算他將太康帝逼到了南宮,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可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說,一旦說開了,就會給旁人‘討伐不臣’的借口。 而連他這個權傾朝野的帝相,也不敢承認自己是個逆臣。 更遑論韓紹這個邊將? 或許是意識到是自己太急了,這話問得有些不妥,上官鼎輕吐一口悶氣,轉而岔開話題,換了個方式再次問道。 “若今日是陛下讓你前去神都為官,你可敢拒絕?” 面對上官鼎咄咄逼人、步步緊逼,韓紹笑了笑,神色認真道。 “陛下待紹寬厚,恩榮不絕,紹身為人臣,自當為陛下效力,雖百死而不悔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