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論斬名將之策-《櫻花樹下的劍》
第(1/3)頁
奈良櫻落與山中里美說的戰略決戰的打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斬名將之策。
自古將為君之劍,而名將,是名劍,是利劍!
司馬遷的史記與其說是在寫歷史,倒不如說是在寫歷史故事,他不會也不能告訴人為什么這樣,他只能告訴別人一件事情的結果。記載的手法顯得幼稚又可笑,卻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事實上歷史上所有看起來愚蠢的策略,愚蠢的結果,都是有其最本質的原因的。這種最本質的東西,即使過了很多年,在一個穩定的集權制社會中都是諱莫如深的。
特別是了解過長平之戰時間內秦趙歷史的人,讀史記時總會有種天然的優越感,趙國中了反間計換了廉頗,趙國又中了反間計殺了李牧,然后發出類似趙國管理者真蠢啊,要是我該怎么怎么樣之類的感慨!
蠢嗎?真的蠢嗎?能管理一個國家的決策群體,怎么可能蠢呢,這個概率有多低呢?
計策的本質并不需要計策本身多么高明,而只需要往火里澆油就可以了。如琉璃坑殺田山重忠,她的計策很高明嗎?不高明!
為什么能成功呢?
因為種種原因,決策層想中計而已。因為想中計,焉有不中計之理呢?
決策層想要的只是一個理由,一個達到目的的理由,正如瞌睡來了送枕頭。
其實名將廉頗是平原君的勢力,其實和趙王不在一個體系內,由于各種原因,換他是理所應當的。中反間計也是自愿的。趙王和平原君的矛盾可以類比山中家嫡系與旁系的矛盾。
而趙括是趙奢之子,而趙奢曾經和平原君有仇怨,而且在軍中威望也很高。趙括隨軍多年,一直給他父親做參謀,不是一個庸才,思來想去,換趙括上都是最好的。
趙括母親的態度很有意思,她一直在貶低她的兒子,想讓趙王不要讓趙括上。因為這種贏了得罪平原君,輸了得罪趙王的戰爭,怎么去打?
然趙括這個年輕人,秉承著報效國家的思想,一腔熱血的上去了,從他上去的那一刻,他就主動的成為了趙王的劍。
而趙括的對手是白起,這是秦王手中名劍的名劍。
若正面對決,兩劍相交,比的是兩個名將誰更硬,誰更利。
趙王和秦王一開始就是正面對決,只是當時趙王手中的劍是廉頗,而秦王手中的劍是王龁。這一場為未分勝負。
趙王因為有私心嫌棄廉頗這把劍不順手,所以換了趙括這把劍。從他換劍的那一刻起,他就打不了戰略決戰了,因為他與平原君有了矛盾,沒辦法團結,他的心就已經怯弱一分了。
但是秦王的策略是戰略決戰,從換白起這把劍開始就是直指趙王的,一劍直刺趙王心臟,并且完全不防守的心理博弈。
趙王完全可以拿劍直刺秦王心臟,大不了兩敗俱傷,若是出劍夠快,甚至能后發先至。
但是趙王慫了,從中反間計開始,他就沒辦法視死如歸了,所以他退了一小步。
他退一小步不要緊,他抓趙括這把劍的手也松了,于是趙括這把劍就被埋了。
趙王是怎么退的呢?他的心即使怯弱但還是敢戰的,只是猶豫,這個時候組織的不團結就顯示出來了。趙國朝堂開始爭吵,以樓昌為代表的大臣,主張與秦國議和。而虞卿等大臣則認為,不應該與秦國講和。
虞卿寬慰趙王說:“大王不必擔心,不如我們用禮物收買楚國和魏國。這樣,我們和楚國,魏國合縱,勝算就大了。秦國擔心我們要合縱,必然會驚恐,這樣我們就是退一步去議和,也有底氣。”他繞著彎子讓趙王不要慫。但是趙王卻是試探性的派使者派鄭朱出使秦國,試探一下秦王的反應。
這等于什么呢,等于是秦王直刺趙王心臟的當口,趙王還在問秦王說大哥你不是來真的吧。秦王盛情款待了使者鄭朱,等于在告訴趙王說小老弟我逗你呢,不要怕,開個玩笑嘛。
秦王在拖延時間,因為他款待了鄭朱,既迷惑了趙王,讓他猶豫不敢戰略決戰,也迷惑了他國,讓他國高層看不透趙王到底需不需要幫忙。這猶豫的一呼一吸間,送的是趙括的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定西市|
旌德县|
木兰县|
定兴县|
若尔盖县|
荆门市|
长治市|
稻城县|
虹口区|
晋州市|
灵宝市|
保山市|
平乡县|
监利县|
会宁县|
桦南县|
屯门区|
北票市|
赣州市|
江山市|
富裕县|
二手房|
和静县|
松桃|
金平|
昭平县|
新津县|
云南省|
区。|
镇康县|
江永县|
阜阳市|
芦山县|
资兴市|
兴安盟|
永登县|
宜春市|
高雄县|
齐河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