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論斬名將之策-《櫻花樹下的劍》
第(2/3)頁
同樣的手法,王翦坑殺了項燕的命。
這幾乎是所有名將的悲慘下場。他們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執劍之人手上。
名將只是劍,他無法決定戰爭的戰略走向,他只是執劍之人的劍,執劍之人往哪砍,他就要往哪里走。
這其中的心酸苦楚,是一般普通人難以理解的。將只是決策層實現目標的工具,僅此而已,不要對名將有太多的幻想。
在底層人的眼中趙括是紙上談兵,而白起那是大名鼎鼎的殺神啊。
他們只能看到白起大殺四方,被稱為殺神的狂傲霸道。他們看不到坑殺四十萬的慘烈,只看到了白起的霸道,殺神的威風凜凜。然后崇拜并加以幻想,幻想自己是白起怎么怎么樣。
這些幻想的來源是因為底層人生活中多被強權欺壓,越是缺什么,越是崇拜什么,從而被幻想捕獲。
而白起這把劍是怎么斷的呢?
長平之戰后,秦王雖然勝了,但是軍隊困乏,剛吃下的土地和人口也需要消化,所以他需要時間休養生息。這是秦王的思考。而白起這把劍剛染血,他還要戰,并宣言一鼓作氣拿下趙國。
而史書上寫的是韓趙用計導致秦國將相失和,卻不講本質原因。本質原因是利益集團的分贓不均,導致了無法繼續打戰略決戰,秦國決策層不團結了。韓趙的離間計只是重金賄賂秦相而已,并不高明。本質其實還是火上澆油。秦王不知道嗎?未必,知道了也不會管,因為這和戰略目標不沖突,反而也跟著假裝不知道,順便還打壓了一下白起??此剖乔叵嘀杏嫞@和秦王自己中計其實是一樣的,甘愿中計而已。
白起為什么主張一鼓作氣呢,是因為白起比秦王的視野更廣。秦王只看到了他自己的狀況,他是受傷了不錯,但是趙王已經被嚇破了膽。這個時候一鼓作氣是可以一劍斬殺趙王的,等趙王反應過來,就不好殺了。
為什么反應過來不好殺了呢?因為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在趙王反應過來后,大做文章之下,趙國可以變得空前團結,這種空前團結的戰略決戰之下,秦王又遠征,反而攻守易型了。
趙王先前膽怯求和,退一步,秦王進一步,死了趙括,埋了這把劍。
這個時候秦相收禮,秦王自愿中計,其實心里博弈層面就已經輸了,秦王的位置變成了趙王,于是有意思的來了。
秦王之后攻打邯鄲時又要用白起這把劍,此時白起的處境變成了曾經趙括的處境,他比趙括聰明,他不去,但是他又不甘心,他去勸。勸了,秦王不聽。秦王吃了敗仗之后,生氣的還是要用白起這把劍,白起還是不去,不去就算了,還明目張膽的指出秦王先前不一鼓作氣的錯漏之處。
這在秦王看來是什么,這是挑釁強權。他是君,君怎么能有錯呢,一把劍竟然還敢教訓主人了。于是秦王很生氣,說沒有你白起這把劍,我還殺不了趙王了嗎?
海口夸下,秦王殺趙王失敗,很沒面子,于是拿白起這把劍祭旗了。
于是結果變成,秦王假意答應求和,退一步,趙王進一步,死了白起,埋了這把劍。
有趣的點在于,紙上談兵的趙括,殺神白起,其實都是死在君主戰略決戰的心里博弈之中。只是趙括上了戰場,白起聰明沒去而已。
趙括不聰明嗎?他不知道去了不管輸贏都很難嗎?但是為了國家他去了。白起不聰明嗎?他為什么要多嘴,他其實也是為了國家,為了不讓國家無畏的消耗國力打一場勝率極低的戰爭,不想讓軍士的生命做無畏的犧牲。
看到了嗎?這兩人的下場其實是一樣的,甚至死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這兩把劍被埋都是執劍之手扔掉的。
他們兩個死的時候都很絕望,趙括被萬箭穿心,白起被賜劍自刎,這,就是名將的下場!
這兩人不孤獨,緊隨其后是項燕和李牧。
戰國時的名將都是如此,其后狗鏈收緊就更慘了。
其后的霍去病和岳飛可以合并來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新乡县|
福鼎市|
凤城市|
宁蒗|
靖西县|
林州市|
晋中市|
宁南县|
嘉定区|
洛隆县|
榆树市|
金沙县|
彰武县|
颍上县|
双桥区|
台东县|
墨竹工卡县|
和田市|
大港区|
杭州市|
孝昌县|
堆龙德庆县|
桃园县|
乌海市|
来安县|
凌源市|
徐州市|
娱乐|
平定县|
娱乐|
石屏县|
连云港市|
临西县|
玛多县|
富蕴县|
元谋县|
舟山市|
买车|
金堂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