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幕看的岸邊的村民們以及一眾專家教授們瞠目結舌。 小小的木筏在洶涌的風浪之中顯得如此渺小,按常理說,隨時都可能被掀翻。 可怪就怪在這木筏總能力挽狂瀾,任憑風浪再大,這木筏依舊平穩的朝著前方駛去,絲毫不受影響。 趙啟的眼睛一直緊緊的盯著水面,仿佛一直在尋找著什么。 村民將此看在眼中,感到十分不解。先前他們在整條河上仔細摸排打撈過了,明明只發現了這一具尸體,若非趙啟點破,他們直到現在仍舊覺得下葬的就是李達本人。 現在盡管知曉了下葬的是三個月前身亡的溺亡的寡婦,但很多參與打撈的人都堅定表示這河里不可能有其他尸體,否則他們這么多人,不可能沒有一人察覺。 事實似乎也的確如此,趙啟在河面找尋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鐘,依舊沒有任何的收獲。 立在木筏最前面的香,從中斷裂之后就無法使用了。 如此一來趙啟在河面上失去了方向,更無法定位李達尸體所在的位置。 趙啟的眉頭緊鎖,他猜測自己已經進入到了整個風水困局的正中心,這風浪變化無非就是困局成型。 他雖有能力突破此困局,但如此一來就不好同時尋找李達的尸體了。 看了看眼前翻涌的河面,趙啟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竹竿,盤腿坐了下來。 他雙眼微閉,沉心靜氣,仿佛根本不處于風浪之中,而是在一片世外桃源之地。 如今引路香寸斷,在這困局之中難尋其蹤。 趙啟只得轉變方法。 只見他雙手很快在胸前凝結出了一個極其怪異的手印,在手印形成的那一刻,似如寶塔一般。 “定……” 當趙啟的口中緩緩說出這個字的那一剎那,原本翻涌的河面竟在瞬息之間平復了下來。 村民們在岸邊,并不能清晰地看到這一幕??赏ㄟ^隨身攜帶的記錄儀回傳的畫面,一眾專家教授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這個手印……” 一位神話學的教授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錯愕的打開了自己的電腦,開始調閱其保存在電腦上的一些重要資料。 片刻之后,這位教授的聲音方才傳來,語氣里帶著幾分驚詫: “這是神話傳說里,水神共工的命決手印。 形如寶塔,可鎮江河百川。 后世關于寶塔鎮河妖的說辭,其實正是來源于水神共工的這個手印?!? 雖然難以置信,但這件事情顯然不是什么巧合,上一秒整個水面還狂風大作,水浪滔天。 卻在下一秒趙啟手印形成的那一刻,瞬間風平浪靜。 在場諸位雖然都是各個學術界最權威的專家,但他們卻任誰也無法對眼前這一幕做出合理的科學解釋。 但令人驚異的畫面顯然不止這一處,當一切平息之后,趙啟松了口氣再度站起身來,拿起了一旁放著的竹竿,并在竹竿上系上一根紅綢。 別看這紅綢普通,卻是古時每一位撈尸人的必備之物。 撈尸人這一行是有師承的,往往都是苦命人家,自小將孩子送去拜師,跟著師父學習撈尸手藝。 但凡拜師的孩子,都會由師父親自在腰間系上一根紅綢,這紅綢將伴隨孩子學藝一生,直到出徒成為一名合格的撈尸人。 這紅綢在行業內有一個不算好聽的名字,叫做“命根”。 在孩子漸漸成長的過程中,紅綢一直被陽氣滋養,漸漸的也就成為了至陽之物。 當遇到難尋之尸時,可將這紅綢系在竹竿上,拋入河中,就能大概分辨尸體所在的方位,甚至可以判斷是否存在尸煞。 撈尸人這一行當里還有個門內相傳的規矩,便是不撈親近之人的尸體。 每一位師父都能認清楚自家的紅綢,一旦發現河面漂浮著的是自家紅綢,便只能請其他撈尸人前來打撈,否則就是犯了行業里的大忌。 趙啟在出發之前也準備了這樣一條紅綢,這紅綢雖然是不久前才剛從村民手中要來的,但是配合一定的咒符使用也能發揮相應的作用。 趙啟將系著紅綢的竹竿拋入河中,只見這竹竿并沒有馬上浮上來,而是直愣愣的立在水中。 紅綢在水上漂著,指向的位置就是尸體所在的方向。 果然,在淡淡的白霧散去之后,趙啟看到了水面漂浮著的頭發。 方才他也從這里經過,但明明什么都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