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二節-《人生百態盡在天門》
第(1/3)頁
二
林茜辦學校的錢解決了,林茜就和張玉蘭約好了到省城附近的康復中心去參觀,為慎重起見,林茜在學校開了個介紹信。
見到張玉蘭是在她的家中,這套房子比起林茜在明陽的房子要大些,在省城,算是很不錯了。林茜暗自感嘆,還是找個條件好的人家劃算,張玉蘭有個做官的公公,她也跟著沾光了,工作不如意可以換,找了個好單位,房子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再看自己,用母親的話說就是找了個窮人家,到人家那里扶貧去了。還經歷許多婚姻家庭上面的曲折。
張玉蘭把娃娃安頓好,就和林茜坐公共汽車往那個康復中心去。
林茜問她:“你們呂明單位上如何呢?”
小張說:“他們單位還可以,比我們這種事業單位要好些。但是我們比起他們來呢,比他們輕松些。我們現在學生沒得好多,一百多個人,只有十來個班,我一周只上幾節課。呂二哥(她一直稱丈夫為呂二哥。)他們比我們還是要累些,他們那個種子公司,經常都跑到田坎上去守到,我說他,做的凈是些農民的生意,每次一回來就把褲子整起那么多泥巴。他又愛干凈,還凈要穿些淺色的,每次回來老子都要給他打起肥皂揉才洗得干凈,用洗衣機洗根本不得行。”
林茜又問:“他們父母退休了沒有嘛?”
小張說:“退了幾年了。你不曉得,我這幾年簡直都沒跟同學聯系,家里頭事情多得很,去年他媽得了癌癥了,我隔三差五往醫院頭跑。呂二哥的哥哥嫂嫂都在上班,就我單位松點,到醫院送飯這些還不是都是我去啊。”
林茜問:“他媽得的是啥子癌嘛?”
小張說:“卵巢癌。你沒看到,化療的時候才惱火,一身到處都在痛,她給我說她的腳趾頭尖尖都是痛的,還吃不下東西,吃下去就吐出來了,頭發全部都掉光了。”
林茜聽得心驚肉跳:“曉得現在咋個得癌癥的人多得很呢,尿毒癥也多。你說原來我們讀書那陣咋沒聽到說哪個得這些病呢。我們學校有個學生剛進校的時候經常覺得肚子痛,她當成胃病,痛了就吃點止痛片,過了三年,前一陣這個學生剛剛出去實習,結果長期低燒不退,到醫院檢查,已經是肝癌晚期了。”
聽到這里,小張接過話說:“肝癌就惱火了。肝好重要的器官嘛,內臟出了問題是最麻煩的。”
林茜說:“這家人是鄉下多偏僻地方的人。父母都是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說他出去打工,再咋個都要想辦法救這女子。我們學校也給這個學生捐了兩萬塊錢,問題是這點錢對那個病起得到好多作用嘛,她那個班主任才惱火,經常那個學生在醫院沒得錢了,就給她打電話,讓她想辦法,你說這個班主任想得到啥子辦法嘛,我看到那個班主任當到那么惱火,啥子事情都來找,我就想幸好我沒當班主任。”(話說得早了,沒幾個月學校就讓林茜當了個班主任,林茜多了很多麻煩。但是也多了很多經歷,經歷本身就是一種財富。)
小張說:“得了肝癌只有換肝,但換肝要花二十多萬,一般人哪里拿得出來嘛。不是前陣報上說一個名星換肝嗎,花了幾十萬,人還是沒醫到。現在各種污染太嚴重了,你看我們原來鄉里養一個豬,一般都要一年才養得肥,現在你沒看廣告上都說的是三月肥。三個月就養大了,豬不曉得吃了好多激素。農藥化肥也用得多,你不曉得我們現在城里這些人買菜都挑那些有蟲的買,有蟲說明沒打農藥,吃起來放心,免得得那些病,得了好嚇人嘛。”
林茜想起在文摘報看到的某人寫的抗癌日記,對小張說:“可能各人的生活習慣還是有很大的關系,你說都在這個環境中,有些人就得癌癥,有些人就不會得呢。前陣我看到報上介紹那個女孩讀書讀到博士后,還全是在北歐留學讀的博士,結果才工作了幾年,就得癌癥下課了,死前這個女孩寫了篇抗癌日記,我覺得這個女孩是生活習慣不好,她考了好多個證,她本來是學生物方面的專業,結果她考了經濟師證,律師證,各種與自己無關的證考了很多,把自己太累兇了,工作努力得很,睡覺從來沒在十二點前睡過,喜歡熬夜,喜歡在外面吃飯,要么晚上去喝酒,要么晚上去唱歌、蹦迪,總之覺睡得很少,才工作了兩年,她覺得腰痛,自己貼了些止痛的,結果越來越嚴重,到醫院去一檢查,才是乳腺癌都轉移了,醫生當時說了句:你咋個現在才來,再來晚點直接送太平間了,她當時還覺得這個醫生說話咋個這么難聽呢,但她真的是癌癥晚期了,后來又聽哪個地方說是用饑餓療法可以把癌細胞餓死,又跑到治療了兩個月,哪得行嘛,一點營養都沒得,人還不是餓得不行了。娃娃才兩歲,她就死了,她后來怪她家的家具甲醛超標,但她老公與她住在一個屋里,老公又沒得癌癥呢,你自己把自己一早透支多了,再來治療就晚了。這不是國家和她家庭的損失啊,花了好多年時間讀書,結果沒貢獻兩年就凈在生病了。所以還是先預防才好,這就是中醫講的治未病。等到癌癥都轉移了,你再想治好,花的力氣就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小張也說:“就是,象呂二哥他媽,得了那個病,只要聽到哪里有什么辦法,她就說要去治,你一邊的人還不好說,人到了絕境的時候就有點病急亂投醫了,人家說啥子她都要相信。”
一路說著汽車就開到了鎮上。下車一問那個智障康復中心,街上人說:“沒得好遠了,走不到好久就到了。”
兩人就走嘛,運動太少了,沒多遠的路都覺得累。
這個辦康復中心的人姓付,叫付長河。報上介紹他本是做生意的,后來想辦學校,考察了許多,發現什么學校都有人辦,就是這種弱智學校沒人辦,他夫人是老師,于是兩人就辦起了弱智學校,但因為學校審批太嚴格,一般人根本就達不到教委的要求,他掛的就是康復中心的牌子。
大姐也在省城,但大姐是堅決反對林茜辦什么學校的,所以先就沒到大姐那里去。
和同學還好溝通些。大姐大了自己七歲,小時候林茜就覺得她真的是大姐,現在都幾十歲的人了,她仍然不改領導林茜的作風,在單位受管制,在家中,還要受大姐以及父母的教育,那我教育哪個呢?這也是林茜當初無論如何也不分配到省城,一個是距娘家太近,還有一個就是林茜不喜歡大城市的嘈雜,在一個人滿為患的城市長期住下去,林茜不知道自己變成什么樣了,人與人都是擦肩而過的過客,人與人之間都以防備為主。喜歡清靜,一直就是林茜的特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乡宁县|
泾源县|
双鸭山市|
玉田县|
大余县|
南和县|
陕西省|
辽源市|
达州市|
宝应县|
西吉县|
乌拉特后旗|
道真|
南城县|
吐鲁番市|
应城市|
黄骅市|
宁津县|
南部县|
隆林|
肇东市|
海阳市|
昆明市|
青冈县|
呼伦贝尔市|
荔浦县|
和田县|
黎平县|
留坝县|
密山市|
九江市|
五莲县|
渑池县|
沈丘县|
郸城县|
侯马市|
台北县|
瓮安县|
四平市|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