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章 太原失陷(2)——齊王失城-《巍巍大唐:開國》


    第(1/3)頁

    從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開始,劉武周基本上與李唐王朝是同步發展的。那個時候,李淵父子晉陽起兵。趁著李家父子進軍關中,經略長安的機會,劉武周借機壯大,成為了李唐王朝在山西最大的軍事隱患。

    到了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唐朝的內外形勢,逐漸趨于穩定。于是,唐王朝開始將進攻的目標,鎖定到了日益坐大的劉武周政權。唐高祖李淵的想法是,為了盡快東進中原,只有速戰速決,迅速消滅劉武周,清除掉這個盤踞在太原周邊的肘腋之患。

    可是,唐高祖沒有想到,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態勢,卻遠遠出乎他的預料。唐朝即將面臨的,將是一場極其艱難的惡戰。而且,李淵顯然低估了劉武周的實力。劉武周這個對手,是繼薛舉、薛仁杲父子后,唐朝所遇到的,第二個強勁的對手。他對唐朝所造成的傷害,絲毫不亞于薛氏父子。

    更讓李淵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唐軍主動發起進攻,劉武周卻來進犯唐朝了。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親率大軍,入侵太原。不僅如此,更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后面。固若金湯的太原城,竟然輕易地被劉武周占領。太原一丟,唐王朝的整個河東防線,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事實上,太原失守,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先兆的。軍事問題,是一方面。關于軍事上的失誤,后文馬上會寫到。除了軍事失誤,太原失守,還存在著兩個重要的內因和外因。這兩個因素,間接導致了太原的失守。

    首先,先來看外因。

    太原失守的外因,正是突厥的從中作梗。眾所周知,劉武周的背后是突厥。一直以來,劉武周是突厥扶植的一股割據勢力。所以,在劉武周與唐朝的戰爭中,突厥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從北周時期開始,突厥便是中原王朝在北方最大的外敵??梢哉f,突厥與中原王朝之間的戰爭,從來就沒有停過。后來,隋朝建立,隋文帝通過戰爭的手段,一舉打敗突厥,致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因而,突厥被迫向隋朝稱臣。

    但是,突厥畢竟是曾經的草原霸主,它不甘心永遠臣服隋朝,當隋朝的“馬仔”。所以,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第二次北巡,被始畢可汗的數十萬突厥騎兵,圍困在了雁門郡。“雁門之圍”后,突厥與隋朝正式決裂。從此,突厥開始不斷出兵南下,襲擾隋朝的邊境重鎮,這才給創造了劉武周崛起的機會。

    隋末天下大亂,中原陷入了一片混戰。突厥看到中原混亂,便想借機大撈一筆,趁火打劫。甚至,到了后來,突厥還想操縱中原局勢,將中原地區的一些割據勢力,變成自己的附庸。

    前文提到過,李淵晉陽起兵之時,為了穩住突厥,不希望突厥趁自己進軍關中,襲擊太原。因此,正式起兵之前,李淵委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卑辭厚禮,不惜以一種屈辱的姿態,換取突厥方面保持中立:

    欲大舉義兵,遠迎主上,復與突厥和親,如開皇之時。若能與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親,坐受寶貨,亦唯可汗所擇。(《資治通鑒》)

    然而,李淵稱帝之后,唐朝與突厥的關系,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唐高祖不是傻子,他當然明白,突厥所有的舉動,都是希望唐朝成為突厥的傀儡。為了不讓突厥的陰謀得逞,唐朝建立之后,便開始了統一天下的進程。在建國的頭兩年,李唐王朝先后消滅了隴西薛氏、河西李軌兩大割據勢力,實現了對西北地區的統一。

    李唐統一西北,無疑是給了突厥兜頭一錘,深深觸碰到了突厥的既得利益。因為無論是薛舉,還是李軌,西北地區的割據勢力,都與突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李軌麾下就擁有一支西突厥騎兵。

    唐朝連續消滅了隴西薛氏、河西李軌兩大政權,一舉囊括西北,擺明了,是在和突厥叫板,將突厥的勢力,從西北地區驅逐出去。對于唐朝這種強硬的舉動,突厥也不是吃素的,它也要采取相應措施,遏制唐朝統一戰爭的推進。如何遏制呢?突厥人想到了一個辦法,總結起來,四個字:以漢制漢。

    所謂“以漢制漢”,簡單來說,就是突厥在唐朝周邊地區,扶植多個割據勢力,借助這些割據勢力,壓制李唐。當時,突厥主要扶植了兩大割據政權,它們分別是:山西劉武周、朔方梁師都。

    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隋朝的朔方鷹揚郎將梁師都,發動兵變,殺害了郡丞唐世宗,占據朔方郡,自稱大丞相,北結突厥。隨后,梁師都攻陷了雕陰、弘化、延安等郡,占據了今天陜北延安的部分地帶。

    梁師都占據延安后,自立為帝,國號梁,改元“永隆”。不久,突厥始畢可汗也承認了梁師都的合法地位,賜予他“狼頭纛”大旗,冊封為“大度毘伽可汗”,又稱作“解事天子”。從此,梁師都便成為了突厥所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

    突厥在山西扶植劉武周,在朔方扶植梁師都,等于是在唐朝的東、北兩個方向,布下了兩顆釘子。劉武周、梁師都,是突厥牽制唐朝的兩顆棋子,突厥不斷慫恿他們,向唐朝發起進攻。

    比如,武德二年(619年)二月,始畢可汗率領突厥主力,渡過黃河,來到夏州。夏州是梁師都的老巢,從此地往東南方向,可以直面長安;同時,向東又可聯合劉武周。始畢可汗駐軍夏州,正是為了方便聯絡梁師都和劉武周,相約共同夾擊唐朝,對其施壓,形成軍事威脅。

    始畢可汗先是前往夏州,與梁師都合兵一處。同時,他又給劉武周撥了五百騎兵,攛掇劉武周從句注出兵,入侵太原,一舉奪了李唐的龍興之地。其實,對于太原,劉武周一直是垂涎三尺,加上背后有突厥撐腰。劉武周開始變得底氣十足,磨刀霍霍,準備對太原城發起進攻。

    不料,就在此時,卻發生了一個意外,怎么回事?突厥內部出事了,始畢可汗突然去世了。始畢可汗臨終之前,由于其子什缽苾年幼;所以,按照突厥習俗,由始畢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設,繼承汗位,這就是突厥歷史上的“處羅可汗”。因為突厥國內易主,所以,劉武周入侵太原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早在始畢可汗去世之前,唐高祖李淵就已經知道,突厥與梁師都、劉武周相互勾結,如果不是突厥在后支持,劉武周也不會這么猖狂。但是,唐高祖還不想和突厥公開撕破臉,就目前形勢而言,還是以籠絡、安撫為主。于是,李淵委派右武候將軍高靜,帶上豐厚的財物,出使突厥。

    結果,高靜剛剛走到豐州,就得知了始畢可汗去世的消息。因此,高靜便停下了腳步,將這些財物交由當地官府,封存于府庫??墒?,突厥方面知道了這件事,很不高興,覺得唐朝這是不把突厥放在眼里。

    因此,突厥大軍出動,準備進犯唐朝。為了避免與突厥發生沖突,最后,豐州總管張長遜派遣高靜,取出這筆財物,以饋贈的名義,將其送給突厥。突厥得了錢財,貪婪的本性立刻暴露無遺,馬上引兵退去。

    太原的失守,突厥的從中攪局,是一個重要的外在因素。但是,這并不是主要原因。太原失守,還存在著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內在因素。那就是,駐守太原的唐朝守將統帥,實在是太不稱職了。唐朝的太原守將,不是別人,正是唐高祖李淵的四兒子——齊王李元吉。對于太原失守,李元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么,齊王李元吉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會成為太原失守的主要責任人?若要知道這一切,就必須要了解李元吉的為人,以及他在太原的所作所為。用四個字來形容李元吉,這是一個典型的紈绔子弟。

    齊王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淵和太穆皇后竇氏的小兒子。李淵與竇皇后夫妻,總共生有四子一女。兒子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女兒則是平陽昭公主。在李淵的四個兒子中,李玄霸英年早逝。所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就成為了李淵最主要的三個兒子。

    眾所周知,李淵的兒女,個個不凡,李建成沉穩睿智,李世民文韜武略,平陽公主巾幗不讓須眉。唯獨這個李元吉,是一個另類。李元吉雖然也是李淵的兒子,但他卻是李淵三個兒子中最不成器的一個。暴虐、殘忍、驕橫、外強中干、色厲內荏,是李元吉身上最為鮮明的特征。

    李淵晉陽起兵之時,由于李元吉尚且年少,當時,僅僅才十六歲。所以,李元吉并沒有跟隨父兄一起進軍關中,而是被封為姑臧郡公、太原太守,留守太原,負責防備突厥和劉武周,從背后偷襲太原;后來,李淵占據長安,進位唐王,李元吉晉爵齊國公,總十五郡諸軍事,加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唐朝建立后,李元吉被封為齊王、并州總管,繼續坐鎮太原,執掌整個山西地區的軍政要務。

    問題是,李元吉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是一個十足的“混世魔王”。根據史書記載,李元吉驍勇善戰,擅長使用馬槊,力大無窮??墒牵钤m然武藝高強,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敗家紈绔。比起文武雙全的大哥李建成、以及軍功彪炳,百戰無敵的二哥李世民,李元吉和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及長,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常令奴客、諸妾數百人被甲習戰,相擊刺,死傷甚眾。后元吉中創,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壯士拉死,私謚慈訓夫人。(《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高祖諸子》)

    或許,是從小到大的嬌生慣養,養成了李元吉殘暴、任性的秉性,加上長期坐鎮太原,天高皇帝遠,李元吉變得更加為所欲為。因此,李元吉鎮守太原期間,干出了不少出格的事情。

    根據以上的記載,李元吉生性驕橫跋扈,生活窮奢極欲。譬如,李元吉曾經蓄養了數百名奴婢與侍妾。面對這么多如花似玉的佳人,李元吉一點沒有憐香惜玉,經常讓她們穿上鎧甲,陪自己玩打仗的游戲,結果往往是死傷無數,李元吉也總是“掛彩”??吹嚼钤绱撕[,他的乳母實在看不下去了,好意規勸。沒想到,李元吉火冒三丈,居然讓大力士將乳母活活打死。

    知子莫若父,唐高祖李淵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小兒子有幾斤幾兩。所以,李淵是不會讓李元吉一個人,在太原無法無天。因此,任命李元吉為并州總管不久,李淵便給李元吉派了兩個助手:殿內監竇誕、右衛將軍宇文歆。

    唐高祖之所以要給李元吉派兩個助手,主要有兩層考慮。一方面,是要讓竇誕、宇文歆管住李元吉;另一方面,則是要讓這兩人幫襯齊王,守衛太原,防止劉武周、宋金剛率軍來襲。并且,殿內監竇誕,還是唐高祖李淵的駙馬,娶了唐高祖的女兒襄陽公主為妻,算是李元吉的妹夫。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元吉就是一個長不大的“熊孩子”,盡管成為了掌管山西的一方藩王;可是,李元吉依舊不改頑劣習氣,照樣我行我素,變本加厲,沒有一絲一毫的節制。

    前文介紹過,李元吉喜歡打獵,他每次外出打獵,裝載捕捉獵物的羅網,就足足有三十多輛車。李元吉對于打獵這項愛好,癡迷到了何種地步?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寧三日無食,不能一日無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高密市| 吕梁市| 邵阳县| 云浮市| 万盛区| 康定县| 麻城市| 桐乡市| 昌江| 贺州市| 昌邑市| 上林县| 绍兴市| 普宁市| 建德市| 鄯善县| 遵义市| 徐州市| 喜德县| 抚松县| 桂林市| 雷波县| 申扎县| 吴江市| 云阳县| 辛集市| 府谷县| 通州区| 绩溪县| 新田县| 弥渡县| 乌鲁木齐市| 镇雄县| 西乡县| 太白县| 交口县| 斗六市| 尚志市| 孙吴县|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