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鄭泌昌出來,高翰文先自己告罪一番。 昨日交接公事繁忙,忘記來祝賀了。今日,一大早才趕緊來道喜。 鄭泌昌本人其實是知道已經(jīng)升任浙江巡撫了,但他只要圣旨還沒到就不能說啊。 有喜事還得憋著,錦衣夜行,好難受。 何況,終究只是小閣老答應的,萬一有意外怎么辦。昨日這個嚴黨三代核心來了提都沒提這事。搞得一晚上不開心,只能到侍妾身上找補了。 但一早上,雖然被從鴛鴦帳里扒拉里出來,但一聽自己期盼的事前塵埃落定,還是很開心的。 不過,面上還得謙虛一下,“哪里,哪里,傳旨太監(jiān)還沒來,說不定有風吹草動呢” 說完才看到旁邊的鄭推官,一臉詫異:“你不是這會兒應該去點卯了,怎么也到這里來了” “姑父大人,是高大人說有喜事,讓我一起來給您道喜呢”鄭推官有些不那么自在地回應。 看著兩人的對話,高翰文多半摸清了兩人的關系。親戚是實在的,但也不同心。鄭泌昌這官場老油子多半是見不得鄭推官的掉書袋做派,何況一個舉人出身一天到晚掉書袋。而鄭推官多半也對鄭泌昌多少內心鄙夷。 “那你們相處得還好吧,高大人可是二甲進士的小探花出身,又在翰林院編修深造,學識淵博,你們兩或許可以談得來呢”鄭泌昌在談論權、錢、色三樣之外的事前時,還真的是一副溫和老者的形象。雖然40多歲也不算老。 幾句話下來,鄭泌昌先把他的侄兒打發(fā)回衙門上班了。 然后試探性問了高翰文昨晚還好嗎。 高翰文倒沒怎么回答,反而直接拿出了自己隨身的一枚玉佩作為賀禮。 一看,鄭泌昌假意推辭。 高翰文反而真不急于遞過去玉佩了, 只將玉佩拿在手里,講起了這個玉佩的過往。 當然是恩師小閣老在決定派自己南下推行國策時相送。 鄭大人的巡撫官職,以及這個玉佩都是為了“改稻為桑”的國策才拿出來的。可想而知一旦國策失敗,自然是得有人玉碎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