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另一方面,設備的問題也要同步解決。
前者剛剛之所以糾結了那么長時間,也正是這個原因。
畢竟是剛買回來不長時間的新設備,就這么直接給換了,實在有點敗家。
不過兩個人后面分析了一下,發現這兩種工藝雖然在控制方法上大相徑庭,但基本原理非常接近,因此硬件上的差別反而沒那么大。
完全可以在原來設備的基礎上搞原位改進。
總算是讓馬立平松了口氣。
他作為這個精密鑄造中心的主任,雖然身上并不背著經費層面的KPI,但作為一個研究機構的一把手,總歸要精打細算一些。
于是,常浩南又通過火炬集團聯系到同為華夏科學院下屬企業的盛京科學儀器公司,讓對方按照要求對定向凝固爐的凝固設備進行改進,將原來的高速凝固工藝改為已經被他注冊了專利的液態金屬冷卻工藝。
當然,黎明廠手頭這些,以及后續新購設備的專利授權費用,肯定是給免了。
但如果有其它用戶的話,那兩家公司就二一添作五,利潤直接平分。
算是進行了一次不太起眼,但影響深遠的合作。
此外,軟件方面的升級仍然需要硬件層面的支持。
相比于冷端處在完全真空狀態的高速凝固法,新工藝對于冷端溫度場的控制精度遠超過去,并且無論液錫還是液鋁的比熱容都相當巨大,也需要更加有效的感應加熱電源、攪拌系統、溫度傳感器……
好在這兩年華夏的工業水平被常浩南以點帶面地推了好幾波,確實進步很大,大多數零部件在國內都能搞到,像傳感器這類比較精密的,也因為跟歐洲那的合作關系,不難繞過基本已經名存實亡的技術封鎖買到精度比較高的。
只不過,這個過程肯定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得等。
至于前面提到的熔模鑄造過程模型設計,常浩南則是早就已經把架子給搭好了,只是還需要足夠的數據對各種參數進行調整。
所以,在確定了制造單晶渦輪葉片的具體研究方案,并把工作安排下去之后,他本人反倒沒有最開始幾天那么忙了。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要根據鑄造工序的數據進行調參,再反饋給生產端進行新的工藝測試,他又沒辦法像往常那樣暫時離開盛京,去把精力放在別的項目上去。
總之,就是破天荒地閑了下來。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的地位而言,所謂“閑”也只能是相對的。
畢竟盛京這個地方,在各種意義上屬于華夏軍事工業,尤其是航空工業的搖籃,屬于科工委系統的研究所和企業數量眾多。
這么一尊大神就在自己旁邊,而且好像還不是很忙的樣子。
如此天賜良機,肯定要試著邀請一下。
就算請不過來,至少也能體現一下對大佬的尊重。
意思總歸要到位。
常浩南不是個喜歡排場的人,所以對于大多數沒什么營養,只是請他去看看或者做個講座的邀請都予以回絕。
不過盛京畢竟也算是他的起家之地,所以,有些地方,還是值得專門去看看的。
就比如112廠和601所。
一來他在這兩個地方的熟人實在是比較多,二來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