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這個事情的波及范圍實在太廣。 日本企業在華耕耘十幾年,再加上長時間潛移默化地輿論灌輸,其背后的相關利益集團甚至要比之前的航空產業規模更大。 說日企造假,對于某些人來說無異于信仰崩塌。 因此,如果只是科工委一家搭臺唱戲,難保不會遇到什么阻力。 “丁主任,這件事情,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咱們得分兩步走,配合著來。” 常浩南的一句話,倒是讓丁高恒的心態平靜下來: “你有什么計劃?” 根據他對常浩南的了解,這種時候,一般說明對方已經有想法,甚至有成熟的方案了。 “一方面是在國內,尤其對于重點項目進行排查,加大對于日企產品的抽檢力度和頻率,搜集并保留證據,發現有問題的,暫時不要打草驚蛇,盡量拖住對方,同時尋找備選的供應商,盡量減少對于項目進度產生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火炬集團最近接了幾個跟歐洲合作的業務。” 常浩南稍稍調整姿勢,并露出了一個笑容: “我知道NSK集團在英國斯通豪斯有一家專營航空航天相關業務的分公司,目前正急于開拓歐洲方面的高端市場,我想,只要在項目里面稍微引導一下,就不難讓歐洲人去使用他們的產品。” “他們這種規模的造假,不可能單單針對華夏市場,我可以特地提高對零部件性能的要求,讓NSK無法直接利用現有產品供貨,再讓國內的軸承集團事先做好準備,在那個節點上‘恰好’推出符合要求的型號。” “到時候無論NSK是直接造假,還是跟這次一樣從咱們國家采購然后再貼牌轉賣,在敵明我暗的情況下,證據都不難獲得。” “等到那個時候,再把這些事情一股腦全部曝光出來,就像波音-麥道并購案那樣,跟歐洲人一起,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里,他一只手緊握成拳,重重敲了兩下桌上堆疊起來的材料: “這些東西,就先留作罪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