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是在經過一番簡單討論之后,便被最終確定下來,成為了整個國防科工委應對這次日企大規模造假事件的官方計劃。
而且,在這次領導班子擴大會議的最后,還像模像樣地給這個計劃起了個略顯中二的名字——
代日計劃。
意思是要利用這次機會,重新塑造華夏工業的形象,并取代日本,在國際供應鏈體系上占據一個至少是中端的位置。
這可以說是一個決定性的跨越。
要知道,眼下這功夫,華夏在這套體系里面根本還屬于不入流的程度。
連低端都算不上。
如今處在供應鏈低端位置的主要是韓國。
正常情況下,華夏需要按部就班,像是打怪升級那樣,先進入國際供應鏈,占據或者取代韓國的位置,然后才有向日本發起挑戰的可能。
這也是上一世,華夏工業用了21世紀前20年才完成的任務。
但是如今么,時代變了。
由于常浩南對于華夏總體工業水平的貢獻,以及日本人自己的助攻。
這個過程,完全有可能提前20年被直接完成。
甚至是在位于中間的韓國人完全察覺不到的情況下。
類似于卡bug速通游戲,中間的雜兵和精英怪直接略過,只打重點的階段性boss。
當然,以華夏的體量來說,只要有一部分拔尖的企業能占住中端位置,那緊隨其后的大軍也不可能放過更往下的部分就是了……
什么叫行業百草枯啊?
什么叫發達國家粉碎機啊?
戰術后仰.gif。
當然,這些都是要等到計劃完成之后才能產生的影響了。
就眼前的事情來說,當務之急還是要在國內來一次全方位的供應商可靠性排查。
不僅僅是日本企業,而是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涉及到重點項目和命脈行業的濫竽充數之輩盡可能清除出去。
會議結束之后,正準備收拾東西離開的常浩南被丁高恒在后面叫住:
“小常,等會還有工作要忙么?”
前者回過頭,一時間摸不準這個問題是什么意思,只好先給了個進退兩可的回答:
“沒什么特別要緊的事情,供應商排查這個事我們集團平時就一直在做,所以這次反而不用搞什么大動作,模鍛壓機和太行發動機兩個大項目目前也都在正軌上,不急著需要我干什么。”
聽到常浩南說起渦扇10,丁高恒也瞬間來了精神,暫時偏離了最開始的話題:
“渦扇10那邊,我之前聽說風扇和壓氣機已經基本走完設計流程了,現在的進度怎么樣?”
對于一些重點項目,肯定會定期給上級單位,也就是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提交進度報告。
根據項目性質和規模的不同,具體的匯報頻率一般是每季度、每半年或者每年一次不等。
這個數字是根據長期以來的經驗確定的,屬于是在上級的信息更新頻率和下面的文字工作負擔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過去,這套體系一直運行的都很不錯。
哪怕效率比較快的項目,一般情況下每個季度能取得一點值得匯報的進度就算是不錯了,大部分內容都是跟上次差不多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