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更遠一些位置的海面上,幾乎已經被所有人遺忘的長城298號艇直接進入了水面航行狀態(tài)。
艇長馬杰穿上了一件薄棉衣,從圍殼里探出半個身子,正舉著望遠鏡四下搜索周圍的海面。
他甚至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搞錯了定位,以至于帶著全艇開到了錯誤的海域。
“艇長,要不用電臺試試看,能不能聯(lián)系到周圍的艦隊?”
下面?zhèn)鱽砀蓖чL劉長林帶著些許回聲的聲音。
潛艇在水下,基本上無法進行任何有效通信,只能通過超長波電臺接收數(shù)據(jù)量極其稀少的信息。
一般是一些事先約定好的字母組合,4-6個字節(jié)長度,分別對應一些簡單的含義。
比如返航、前往xx海域、允許攻擊之類的。
水面狀態(tài)的潛艇可以使用電臺,不過因為功率問題,通訊距離也并不樂觀。
總的來說,潛艇軍官從踏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受到的訓練就是獨自完成一切任務,因此聯(lián)絡友軍很少被作為他們的首選項。
就在馬杰糾結著要不要聽從副艇長的建議時,他突然在望遠鏡視野范圍邊緣看到了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黃色圓柱形物體。
“45方向發(fā)現(xiàn)一個可疑物體,距離……大約5鏈!”
“會不會是之前直升機扔下來的浮標?”
又是從腳下傳來的聲音。
馬杰扯著嗓子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不會,體積很大,而且他們剛才要是丟了聲吶浮標下來,那咱們早就該被發(fā)現(xiàn)了。”
“那水雷?”
下面又給出了新的猜測。
馬杰直接沿著梯子爬回指揮艙,把望遠鏡丟給旁邊的劉長林:
“更不可能,哪有在大洋上放水雷的,再說漂雷也不長那個樣子。”
“我們過去看看。”
033潛艇的指揮塔上有幾塊玻璃,如果不嫌視野差的話,倒也未必一定需要爬到外面去。
長城298艇技術上雖然落后了一點,但華夏海軍的操艇技術還是沒有問題的,很快就按照艇長的指示,精確地來到了那個不明漂浮物的旁邊。
馬杰穿好救生衣,帶著幾名參謀和水兵來到艇面上,用一根鉤子的長桿,一點點把那個東西給夠到艇邊上。
“這東西后面還拖著一根線啊,不會有危險吧?”
90年代這會,帶有線導功能的魚6魚雷正處在方案推到重來的反復階段,更早的魚5則只有出口型沒有自用型,所以華夏海軍的普通水兵對于線導設備沒概念也很正常。
不過作為艇長的馬杰對于前沿技術發(fā)展還是能跟上時代的。
“不會,有危險的東西不會刷成這么明顯的顏色,后面那根線肯定是控制線,跟陸軍的反坦克導彈差不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