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常浩南雙手鄭重接過公文包,從里面翻出了幾摞厚厚的材料。 其中最古老的一些草稿紙上,甚至還寫著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的抬頭。 顏永年看著常浩南目光停留在那幾張有些發黃的紙上,便開口解釋道: “這里面其中一部分,還是沈老的手稿,后來他從機械工業部退下來之后,就交給我保存了。” 常浩南頓時深吸一口氣。 肅然起敬。 一種“三代人傳承交到你手上”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這份資料里面,不同顏色的標記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常浩南指著一個黑皮筆記本里面的紅藍黑三色標識,對顏永年問道。 “黑色,表示這個單位的情況跟我當年調研的時候沒什么區別。” “藍色,表示這個單位在技術上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可以提供更高標準的零部件產品。” “紅色表示這個單位已經不存在了,需要另找其它同類型的供應商。” 后者的回答井井有條,顯然正如他剛才所說,這些年來都始終沒停止對模鍛壓機的追求。 常浩南滿意地點了點頭: “顏教授,現在鍛壓機的設計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你得準備一下,等到裝備工業司正式成立之后,就到江城重型機械廠那邊,籌備具體的生產制造工作。” 顏永年的眼神中瞬間亮起了光。 但似乎還是有些不敢確定,試探著開口問道: “意思是……制造這部分,我來負責?” “當然,您有項目管理經驗,對于機械工業系統的相關單位也熟悉,是最適合直接負責裝備建造的人選。” 常浩南說著把資料重新裝回公文包里,剛剛他已經給蘭新志打了電話,過一會對方就會過來取走交給丁高恒。 至于最終具體能給裝備工業司啃下來多少職權,那就暫時不是常浩南能控制的了。 他能做的,就只有準備。 而得到了肯定答復的顏永年,整個人蹭地站了起來: “我向組織保證,一定高質高效地完成模鍛壓機的生產制造工作!” 突如其來的表態反倒把旁邊的常浩南嚇了一跳,趕緊伸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對方坐下: “先不要高興太早,我提前說好,我對于進度的要求很緊,所以顏教授你肩上的擔子可不輕。” “咱老顏還就怕擔子輕嘞,請常總指示吧!” 預防針不僅沒打消顏永年的積極性,反而讓他更加興奮,甚至直接帶上了鄉音。 “現在是98年3月,我們有整個裝備工業司的資源,爭取在18個月內至少實現模鍛壓機的試生產。” 常浩南說出了自己的時間表,緊接著又繼續道: “為了保證效率,在核心技術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如果國內暫時沒有符合要求的供應商,那么零部件和原材料可以考慮直接進口,等后面需要更換時再逐步用國產代替。” 剛剛一副見了鬼表情的顏永年總算松了口氣: “這樣的話,18個月倒是有希望……只是用國外供應商的話,成本可能就會高出不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