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時候美國人的黑鷹,俄國人的河馬都只需要更換一塊蒙皮就可以修好,而NH90卻需要更換整個碳纖維制成的機體?這根本不符合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 “還有意大利人,他們要求直升機使用T700-T7E發(fā)動機,說是因為性能更好,輸出功率更高,但實際只是因為菲亞特集團參與了這個型號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 “美國人的發(fā)動機連標定單位用的都是英制,我們根本不可能設(shè)計出完美兼容RTM322和T700兩種發(fā)動機的傳動系統(tǒng),只能在傳動效率方面做出犧牲。” “還有德國人……” “……” 皮埃爾接下來花費了整整十分鐘時間,來一個個批判這些“盟友”給NH90項目帶來的麻煩。 最后,他總結(jié)了這個項目現(xiàn)在的狀態(tài): “如果繼續(xù)這樣搞下去,我當然可以把NH90給造出來,但恐怕它不會滿足任何一個國家的要求,更別提挑戰(zhàn)黑鷹直升機的地位了。” “我對于國際合作沒有意見,但我們需要真正有意義的、能給項目水平帶來提升的合作,而不是請來一群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斷扯皮的狗屎來耽誤研發(fā)進度。” “那如果依你的意思,是準備怎么做?” 這一次,勒梅爾并沒有直接反駁,而是首先問了對方的看法—— 作為一個從技術(shù)崗位走出來的行政管理人員,他比自己的絕大多數(shù)同行都要更加理智一些。 剛剛皮埃爾所說的那些當然是有道理的。 否則NH90這樣一個不算復(fù)雜的10噸級直升機項目也不會拖延將近15年。 要知道它名字里面的“90”是指面向90年代。 然而這馬上都要千禧年了,試飛流程還沒過半呢,而且還出現(xiàn)不少需要返工重來的問題。 不過,或許是怕對方說出什么驚人之語,他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提前說好,完全拋棄盟友搞獨立研發(fā),在政治上可行性很低。” “我說過,我對國際合作沒有意見。” 皮埃爾的神情也緩和了不少: “但必須要參照空中客車的模式。” “各國在合作中的地位可以平等,但在技術(shù)上,尤其是飛機的總體設(shè)計上必須設(shè)立一個主體。” “另外幾個國家,愿意參與的,可以提供符合總體設(shè)計需求的技術(shù),我們也會在伙伴國家中選擇符合要求的供應(yīng)商,不會讓他們白干,不愿意參與的,也可以單純出資,到時候按照比例分配利潤,或者到時候把一些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放到他們國家完成。” “但如果這些都不愿意,那就滾出項目,總比拖到最后搞出一個華而不實的廢物要強,我們法國人又不是離開北約就不能活了,再說了,總有人會選擇留下的。” 他一股腦地把自己早就存在腦子里面的想法說了說了出來。 “那華夏人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