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板框組合結構是他和導師這些年一直堅持的研究方向。 如果真能在這個構型上繼續走下去,一方面也算是了卻了老師早年間的遺憾,另一方面,對于他這個身處冷門專業,且初出茅廬的新人來說,也幾乎足以逆天改命 別的不說,光是“負責華夏第一臺超重型模鍛水壓機主機架結構設計”這一條,就絕對含金量十足。 “超大尺寸工件應力測試,這是工程方面的問題,既然工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嘛。” “從數值模擬的技術上講,馬上就要發布的最新版本TORCH Multiphysics軟件,剛好加入了非結構重疊網格,這種定義方式允許在模型中使用六面體模型,并且模型邊界靈活可變,非常適合應對多體相對運動和大形變問題的計算。” “另一方面,從更基礎的數學理論上,我正好也對直接約束法處理幾何非線性問題稍有研究。” “這樣一來,雖然還是不可能完全脫離實驗,但絕大部分工作都可以放在紙面上完成,對于應力檢測的精度和數量要求就會大幅降低!” 實際上,這確實也是湊巧。 本來這么著急發布新版本,是為了解決601所那邊面臨的問題。 但剛好可以一魚兩吃。 只不過在外人看來,這就好像是“常總什么都算到了”。 再世諸葛也不過如此。 “那……咱們的技術方案就初步確定用板框組合式?” 顏永年當年就是負責抓總設計的,對于具體采用何種路線倒是沒什么偏好。 只要能把模鍛壓機造出來就行。 “沒錯,下面我來分配一下工作任務。” 隨著常浩南的最終表態,整個小禮堂的氣氛也隨之嚴肅起來。 “目前,由于負責鍛壓機實際制造的江城重型機床廠還沒有正式就位,現在初步把人員分成五個研究小組,分別負責總體結構設計;承載與變形分析;力流傳遞模擬和監控;液壓、傳感、工控等輔助系統預研,以及模鍛壓機本體安裝過程中所需的配套設備,比如工裝桁架等的研發。” “具體每個小組的負責人是……” “……” 對于常浩南來說,這樣的過程已經輕車熟路。 接下來,就又要進入愉快的爆肝時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