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比華夏生產殲11更早。 這么一號人物,可以說間接掌控著整個韓國航空工業的命脈,三星自然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目前,KF16戰斗機已經下線了總計42架,預計在2000年結束之前總計可以生產120架,到最后一個批次時,將會有78%的零部件由我們韓國自行生產。” 鄭宇錫一邊介紹,一邊帶著姜勝鎮走過正在對飛機進行最后總裝步驟的工位。 “那么,進入21世紀之后,你們對這條生產線有什么后續規劃?” 韓國空軍的規模終究有限,不可能裝備太多飛機,而美國人顯然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獨自出口F16,所以生產完當時合同規定的數量之后,這個工廠就會面臨失去業務的風險。 這是姜勝鎮不愿意看到的。 “KF16的生產結束之后,我們計劃把這里轉產和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的新型教練機。” “那個‘金鷹’項目?” 姜勝鎮雖然人脈很廣,但其實并不懂航空,對于這些項目也只是了解個大概: “我記得已經進行5年了吧,進度怎么樣了?” “這個么……” 說起這個話題,鄭宇錫的臉色有些僵硬: “我們發現之前制訂的方案有些過于保守,所以正在對方案進行重新評估。” 顯然,進度并不是很令人樂觀。 這種時候,就需要考驗他的畫餅功底了。 果然那,姜勝鎮皺了皺眉: “重新評估?” “也就是說,之前的設計方案都要作廢?” 鄭宇錫點了點頭: “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參考英國的鷹100教練機,但是性能完全不能滿足最初計劃的戰斗教練型的要求。” “所以我們干脆計劃,把整個方案推倒重來,借鑒F16的技術,開發一種和第三代戰斗機性能水平接近的高級教練機,面向21世紀的國際市場。” “當然,這需要洛馬和通用動力方面和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這也是三星航空專程邀請姜勝鎮來參觀的原因。 需要他進一步游說,以獲得美國方面的支持。 “借鑒F16的技術……” 盡管姜勝鎮并不太懂這兩種方案之間到具體有什么差別,但也能聽出來,三星航空希望能搞出一種更先進的型號,而且計劃不僅僅裝備韓國空軍,還要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樣的話,在定位上會不會和F16產生沖突?” 出口歸出口,但是跟美國企業搶市場是事情,姜勝鎮是決然不敢做的。 最初之所以把型號確定為一種亞音速的中級教練型號,就是為了避免這一點。 “不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