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實際上,他本來以為對方應該會很快就發現情況不對。
只能說,終究還是高估了。
對于常浩南來說,在幫著劉永全把氣膜冷卻試驗拉上正軌,并獲得了一些最基本的數據之后,渦扇10的總體設計方案,也就應該要確定下來了。
雖說之前制定的計劃是設計和制造兩條腿同時走路,但終究還是有個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的問題。
錢老曾經在《系統工程論》中總結出一條非常重要的核心觀點,做任何技術產品,都要從現有條件出發,可以不強求單項技術的先進性,但一定要保證總體設計的合理性。
盡管常浩南接手渦扇10項目已經有了幾個月時間,進度也算是突飛猛進,但嚴格來說,他前面的這些工作,大部分仍然屬于“預研”的范疇。
總的技術路線不定下來,所有子系統的研發工作就都無從展開。
所以,這絕對是整個項目的重中之重。
也是他希望能讓華夏的航發研究人員都接觸一下的過程。
另外,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能是常浩南一個人,或者是像最開始那次一樣湊幾個606所的核心骨干成員拍腦袋就決定了。
盡管讓他一個小年輕擔任一型重點型號航發的總設計師,已經體現了組織上對他的高度肯定和信任,但是信任歸信任,該照章辦事的地方還是不能省。
要從預研正式轉入型號開發,設計評審會總歸還是要開的。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在航空工業系統,乃至整個軍工系統里面體現出的聲望,一些小小的“特權”肯定不會少。
比如正常情況下,這個評審會怎么開、在哪開、什么時候開,都是由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來決定,甚至為了節約時間和資源,一些非重點型號都是按照分類打包,再集中進行評審。
但對于常浩南來說,他只需要準備好相關資料,再給丁高恒打個電話,就可以自己決定這些細節了。
當然,會議組織自然有兩部委辦公廳的同志負責,不用他來操心。
渦扇10的主要擔綱研制單位是606所和410廠,這個會,自然也就放在了盛京。
只不過,由于常浩南的要求,除了參與評審的專家、領導,以及渦扇10研發團隊的主要負責同志以外,還有很多參與研發的同志列席。
這樣一來,原計劃的場地,也就是606所會議廳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
最后,在總裝備部部長曹剛純的親自協調下,他們借用到了盛京軍區的機關大禮堂。
老建筑,但勝在地方夠大。
更主要的是,這里距離盛京軍區的機關招待所很近——
這種規模的設計評審,一天肯定開不完,本地的研究人員可以回家回宿舍,但外地來的與會者怎么也得給安排個住處。
……
在前一天晚上,常浩南便帶上相關設計資料,坐著那臺捷達王來到了會場所在地。
作為正兵團級的大軍區,盛京軍區駐地那妥妥屬于閑人免進的軍事重地。
哪怕常浩南他們來自跟軍隊關系密切的軍工單位,那終究也是非軍職的地方人員。
因此在門口等了有一會,才看到一輛迷彩涂裝的三菱越野車從院里面開出來,車上下來一名扛著二毛二軍銜的中校。
后者跟哨兵講了幾句話,然后示意外面的車隊跟上。
一行人這才算是安安穩穩地進了軍區大院。
“我覺得,咱們軍工單位的安保,以后也得照著這個標準升級才行。”
常浩南回過頭看了一眼門口剛剛禮畢的哨兵,半開玩笑地說道。
正在開車的朱雅丹撇了撇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