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浩南關于高速滾動軸承的研究也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
對于他來說,如果真的只是想設計出一個單一的軸承產品,無論是針對渦扇9,還是針對渦扇10,其實都不算難。
這段時間零零散散的事情做下來,也再次攢出來了300來點的科研點數,完成區區一個軸承設計項目,怎么都夠了。
但如今的常浩南早已志不在此。
剛重生那會,花費科研點數去做具體項目那是沒有辦法,畢竟要是沒有點實打實有說服力的成績,總不能光靠嘴炮去說動別人改變國家級別的政策走向——
哪怕嘴炮技能點滿,那時候的他都沒有能說上話的渠道。
然而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如今的常浩南已經有了影響到行業走向的能力,看事情的高度肯定就不一樣了。
他之所以要把科工委系統里面搞高速軸承研究的幾個頂級課題組聚在一起,除了加快研究進度以外,自然是準備推動一下整個行業的水平。
而哪怕有了TORCH Multiphysics這樣一個計算效率比過去提高一個數量級的工具,要實現這個目標,那相比于結果,反而是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數據更重要。
“???!第一批實驗結果已經出來了!”
一名穿著藍色工裝、帶著護目鏡的年輕人快步走到正對著面前一排軸承查看表格的常浩南面前。
張靖,王欽黎課題組的一名博士生。
年紀跟常浩南相仿,非要說的話甚至還比后者高上幾屆。
剛開始被自家導師點名到京城做項目的時候,他的本意其實是想拒絕的。
對于研究生,尤其這個年代的研究生來說,出差絕對是個一頂一的苦差事。
無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最后還是被王欽黎給拖了過來。
不過,在之前見識過常浩南的研究效率,以及了解了他們接下來要負責的研究課題之后,他便飛速真香,全心全力地投入到了被分配到的工作當中。
這段功夫下來,要不是還念著點尊師重道的祖訓,恐怕都要把王欽黎給忘了。
而他口中的實驗,也正是常浩南對于自己這段時間成果的集中檢驗。
“走,去看看。”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表格,把筆插進實驗服胸前的口袋,大步走向了不遠處的另外一個房間。
在那里,十幾臺正在高速旋轉的設備正發出低沉的轟鳴聲。
盡管實驗已經結束,但高速旋轉狀態下的設備顯然不可能馬上從1.5萬轉每分鐘剎停,所以里面被測試的軸承還需要等上一會才能被取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