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那場十個人的小會開完之后,渦扇10在技術方面的大方向也就基本被確定下來了。
這樣一來,真正要留到全體骨干成員會議上的,反而多數都是一些組織方面的問題。
不過,盡管此前已經做過相當充分的心理準備,但真正上手負責一整個項目的難度和復雜性,還是遠遠超過了常浩南一開始的想象。
哪怕在沒有遇到什么明顯內部阻力的情況下,他仍然用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才總算把渦扇10項目所涉及到各項核心部分研發任務給分配下去。
比一開始計劃的期限足足延長了一倍。
當然,對于華夏的航發研究人員來說,延期一倍這種事情,放在過去基本上屬于日常……
所以倒也不當個什么大問題。
好在萬事開頭難,后面的工作相比起來要容易理順得多,整個項目團隊也逐漸走上正軌。
對于這段時間常浩南來說,除了總管渦扇10的總體設計方案之外,他首先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搞出來一個專門的小型高速吸附式壓氣機試驗臺。
TORCH Multiphysics確實能夠以極高的擬真度對設計方案進行數值計算和仿真,但這是針對設計過程中而言,并且涉及到的內容也得是過去已經存在理論或者至少是工程基礎的才行。
把附面層抽吸原理用在壓氣機葉片設計上本就是國際首創,因此常浩南不僅要完成渦扇10這一個項目,還得順便把這方面的理論內容給完善起來,讓后來者做到知其所以然才行。
而且另一方面,就算未來真正做到了整個設計流程都可以在計算機上完成,那成品出來之后也總要經過實機測試才能真正完成定型。
這不僅是國家標準,也是航空安全的底線。
光靠“俺尋思”搞設計,早晚是要出問題的。
不過,這個試驗臺設備沒辦法放在盛京。
因為它產生的數據計算需要依托極高的計算能力才能完成分析,而無論606所還是601所,目前手頭都沒有符合要求的超算。
所以最后只能安排到京航大學那邊。
這下子,最樂的自然就是唐林天了。
在聽到風塵仆仆趕回京城的常浩南說起這件事時,他整個人幾乎條件反射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大步流星走到后者面前。
要不是朱雅丹在旁邊以一個頗具氣勢的姿勢站著,常浩南絲毫不懷疑對方會抱住自己親上幾口。
“浩南同志,說吧,需要學校方面提供什么支持?哪怕砸鍋賣鐵,全校教職工掏腰包墊錢,也一定滿足你的要求!”
一所大學想要發展,除了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和充足的經費之外,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項目,就是一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實驗設備。
尤其是對于工程領域來說,這些設備往往投資大、周期長且適用領域相對狹窄,一個國家,或者至少一個區域內一旦建成一套之后,很難再下決心去搞重復建設,于是一定范圍內所有搞相關研究的課題組必定會從物理意義上被集中在這僅有的一臺獨苗周圍。
而擁有這種設備的機構自然能夠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至少研究成果多少得共享一部分,而且署名里面怎么也得加個名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