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伺候好了樓上的“哥幾個”,望望了天。 晴空萬里,萬里無云…… “這天真踏馬好。” 不做幾個深呼吸都對不起這么新鮮的空氣。 葉小川把喂鴿子的盆往窗臺上一放,拍了拍手,“三兒,你快別磨蹭了啦。” “誒,哥,我這馬上就好。”三兒對著鏡子用手撥弄了幾下發型,覺得差不多,趕緊往外跑,他這是怕葉小川不言語獨自出去不帶他玩。 “嚯!三兒你小子這是沾了多少口水,才把你這一頭的長發盤起。” 現在的小年輕也喜歡留一頭飄逸的長發,都想把自己往文藝那個方向捯飭。 用三兒的話說,長發就是拍婆子利器,現在的小姑娘就吃這一套。 天晴氣爽,拿把吉他到后海邊,背靠柳樹,甩著長發,“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 要是長相再給力一點,大媽見了腿都打顫。 還有個別對時尚更有見解的,爆炸頭加一燕尾,要多個性就有多么個性。 就這燕尾式的發型在三十年后還流行過一陣,叫什么鯔魚頭,或是狼頭燕尾、水母頭,當然也有所改進,另外剪這發型的性別也變成了女性。 改革的春風吹得很急,留給男同胞的時間可是不多了。 “哥,你這是嫉妒。” 葉小川摸著臉頰,氣的牙根疼,一點不想搭理他,看他一眼,自己的智商都需要充一次費。 也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 “哥,你怎么了?”三兒絕對是好兄弟,見哥哥狀態不佳趕緊關心。 葉小川不想跟他廢話,吩咐他把門關上,騎著車帶自己去建國門外大街辦事處,去把個體戶經營執照,還有攤位給辦了。 秀水街于1978年自發成市,是由一群回城的無業青年在這里擺攤出售水果、土特產、手工藝品賣給外國人,因物美價廉,老外特喜歡,漸漸發展成了市場。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塊地人氣愈發興旺,去年辦事處把商販都給引流到秀水東街,成立了秀水集貿市場。 銷售的商品也由生活品改為服裝產品,秀水街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聞名中外,奠定它在服裝批發市場里的地位。 用改開的剪刀裁剪出來的清明上河圖。 也成為了外國人到京城旅游必須打卡的地方,登長城、游故宮、吃烤鴨、逛秀水。 到了辦事處,理了一下衣服,“包給我,你在門外等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