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鄉野有能人-《晝夜潛行》
第(3/3)頁
他也算匠人,自己要沒這圖紙也做不出那些木散件,知道王鐵匠情況跟他肯定一樣,卻道:“你你你,先說多少。”
王鐵匠想也不想道:“一起一百文。”
“這么貴!這鐵加起來半斤都不到吧。”楊仝震驚道。
“你是真不懂啊老楊,你這每樣零碎打出來后,還得細磨啊!這可是費時費力,沒兩天工夫做不出來,特別是這針眼,要不針我給你打好,眼你自己鉆。”
“那也太貴了,六十文。”
“呵!”王鐵匠笑了。
正要一口回絕,王家姑娘突然道:“八十文。”
王鐵匠皺眉,這丫頭,是頭一遭對榆哥那小畜生以外的人,伸出胳膊肘!
不過好在沒伸得太過分,不然他打死不應。
“七十!”楊仝咬牙道。
“好啦好啦,七十五。”王鐵匠說著又道:“不答應你就回吧。”
“唉。”楊仝一嘆:“好吧。”
“好,霽兒。”王鐵匠招呼一聲。
王家姑娘點頭,領楊仝進屋,在書桌上鋪好文房四寶,一邊磨墨一邊盯著圖紙。
“好了沒?”楊仝不住問。
王家姑娘試試墨汁,點頭道:“好。”
她提起一只極細致的毛筆,筆頭好似只有三五根毛。
楊仝沒關注這些,就盯著王家姑娘一筆筆畫。
王家姑娘沒用尺子輔助,徒手就畫出規整的零件,除了筆墨重了點,那一橫一豎都是極致的標準,很快就把所有鐵制零件圖臨摹好了。
楊仝對照了一下,發現沒有遺漏,就忙卷起圖紙對王鐵匠道:“多久能打好?”
“明兒個來拿。”
“好。”
目送楊仝離去,王鐵匠轉身進了屋,見自家姑娘鋪上新紙,繼而將楊仝圖紙里的結構圖一筆筆的畫出來。
王鐵匠默不作聲,到了一面架子前,拿起上面零散的鐵塊打量。
“是否覺得,榆哥故意來試探爹爹?”王家姑娘那極為獨特的御姐音在屋里響起。
“莫非不是?”王鐵匠頭也不回的反問。
“自儒學盛行以文治天下,人人皆向往之,機巧之術鮮有問津,至如今傳承遺失十不足一,燁朝立國之初,得前朝水輪造法也能大做文章,可笑,此后九十余年來,燁朝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觀天司嚴九承大人的仿渾象,然而,此機巧論法自漢代張衡起,距今已有千年,若將視為突破,不如視作恥辱,即便如此燁朝……”
“胡說八道什么。”王鐵匠一聲冷哼便讓王家姑娘閉了嘴。
這一幕,與平時在外人面前完全相反,此刻的王鐵匠哪還有畏懼女兒的神態。
“你不過就是想告訴我,就是工部侍郎來了,也畫不出此等工整的機巧圖。”
“工部,呵,爹爹莫非忘了,燁國只有三司,何來的工部?”
“早恢復建制了。”王鐵匠沒好氣道。
王家姑娘假笑道:“可沒恢復爹爹你!”
“我!我算什么?”王鐵匠自嘲道:“別聽你祖父瞎說,一紈绔子能說什么好話,我祖父那才叫怨,我這孫子自在的很,倒是你,你怨個啥?你都沒出生,你又知道啥,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榆哥的東西你打不打?”王家姑娘轉移話題。
“打,有錢掙干嘛不打。”
王家姑娘盯著圖紙,一筆一劃道:“依我之見,熔鐵如泥,斜刀錘之……”
“然后磨?”王鐵匠冷哼一聲:“不懂別亂說,此物只能以鑄造之法,先選細木刻具,木具若無偏差才選上等細土制成泥范,再以鐵水灌之,而這鐵水,不可直接以生鐵燒制,需炒鐵之法,去其雜質炒煉成精鐵,說不得還需灌鐵之法反復熔煉到耐鑿不裂,難留刀痕才可融入泥范,最后冷卻成型,你磨,你磨明年你也磨不出來。”
王家姑娘會心一笑:“爹爹既然……”
“別說。”王鐵匠擺手道:“女兒你想多了,你知道整個過程下來需要多少器具,多少人力嗎,此物我就是要他千兩銀錢都不過分,他才幾個錢,丫孩子窮得要死還異想天開讓我用此法給他鑄造,做夢。”
王家姑娘知道再說無用,便專心回憶圖中每一處細節,順手一筆筆躍然于紙上。
“有啥得意?”
王鐵匠回身見她已將圖紙完美復刻,不由暗諷一句。
王家姑娘嘴角掛笑,卻是不語。
王鐵匠知道,女兒在慶幸他沒丟了自家傳承。
可有用嗎?
就是因為這點東西,改名換姓躲到這個犄角旮旯,眼看就要斷在他這代了,想傳都不敢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