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開張-《晝夜潛行》
第(1/3)頁
湯熱上了,水也煮開了,連蔥花都切了一大碗,卻不見一個人。
滿心期待的莠兒從笑靨如花漸漸變得愁眉苦臉。
“柴都添了十幾根了,水都煮了半罐,還沒人來啊!”
能干的活她都干了,但還是想找事做。
莫杵榆心如明鏡,知道莠兒想轉移等待審判的那份煎熬。
他和三娃沒有告知,有些事他們不用講得太白,需要莠兒自己去感受。
現在說什么莠兒該急還得急。
過了今天,明兒她自然會穩下來。
何時燒水,何時添柴,何時控火,她會掌握得越來越好,成本也會降低。
“快到了吧。”莫杵榆看看天色。
三娃點頭:“第一批應該不遠了。”
莠兒不是很明白,不過一直張望的她終于看到了一隊人馬從片土坡林旁走出來,不帶停歇的往他們這里趕。
看似一隊人馬,卻不是一伙人,而是結伴而行的百姓,其中有商人、農戶、漁夫,還有攜老帶幼的一家子。
“干活。”莫杵榆把鍋蓋一掀,三娃添了一把柴。
莠兒沒擺過攤,但跟爹爹去過縣里,見過人擺攤,也聽過吆喝,于是忙跑到路上吆喝起來。
“賣面,魚湯面,魚湯餅,好吃不貴,一碗三文錢!”
然而卻沒有人止步,甚至不多看一眼,直直從攤前走過。
莠兒看著遠去的人,眼睛都紅了。
莫杵榆安慰:“他們不吃很正常,這個點從縣里出來,考慮到趕路,多少都填了肚子,再等幾波。”
莠兒是一點高興不起來,拉著臉,垂頭喪氣的坐回原位。
卻在這時,她突然聽到有人輕聲問:“你這做的是湯餅?”
莠兒忙抬頭,看到的卻不是路人,而是村里人,一下又蔫了。
村里誰舍得在外吃東西啊?
果然,得到莫杵榆答復后,這人笑了笑就走了。
不過沒過多久,又有一個聲音笑問:“你這湯,用的是什么魚?”
“鯽魚。”莫杵榆解釋后問:“要來一碗不。”
莠兒又忍不住抬頭,看到的雖然不是村里人,可她對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更不陌生。
中年漢子點點頭道:“聞著挺香,給我來碗嘗嘗。”
“請那邊坐。”莫杵榆立刻下面。
漢子坐到凳子上,旁桌就是愁眉苦臉的莠兒。
雖然他點了面,但莠兒還是高興不起來,因為這個漢子不能代表村民,他是孫大戶家請來的棍棒教頭,經常到縣里喝酒,這村里感覺也就他吃得起了,至于孫大戶家的人,肯定瞧不上這面,聽聞他們家請的廚子是縣里的大師傅,那手藝,縣老爺都說好。
面很快上來,漢子一聞,魚香四溢,還帶著點清新的麥香。
剛拿起筷子,便聽莫杵榆道:“蔥自己加。”
漢子大笑:“不怕我把你這一碗蔥干掉?”
莫杵榆不在意道:“多了搶味。”
漢子一笑,端起大陶碗就喝了一口,隨后他就怔住了。
“嗯?”
漢子驚訝的直起上身,讓湯在嘴里滾了滾,方才咽下,隨后一聲不吭的又喝了一大口,還是不吭聲,再然后,蔥都沒加,稀里嘩啦的就把一碗面吃光了。
“再來一碗。”大漢意猶未盡的抹把嘴道。
莫杵榆趕忙又下了一碗。
這次漢子不急了,慢悠悠撒上蔥,開始細品。
半刻鐘后,大漢放下空碗,撫摸短須道:“榆哥這湯餅味道,怕是縣里那最好湯餅廚子也不及啊,你是何時有這手藝的?你爹也不是廚子啊。”
莫杵榆隨口道:“平時無事,就喜愛琢磨這些,讓您見笑了,六文,謝謝。”
大漢卻一次給了九文,多出來的當然不可能賞給莫杵榆。
莫杵榆會意,讓莠兒收錢就去下碗面。
絕對不是他分量少,這一碗抵得上他加三娃子的量了,至于莠兒的量,最多也就一碗半。
單純是對方食量大。
莠兒沒想到真賣出去了,還是一次三碗!
喜滋滋的收了錢,又忙不迭拿起麻布擦了擦桌面湯汁,然后收碗去洗。
他們準備的碗只有六個,家里已經沒有多余的大碗了,連筷子都是她昨夜跟娘削的,數量雖不少,還是順手洗了。
等莠兒從溪邊回來時,正巧有一隊人路過,其中有三人到桌前坐下,把她先前的位子給占了。
莠兒不惱反喜,跑過去把洗好的碗遞給莫杵榆,隨后就焦急的看著面煮的如何了,柴火少沒少啊,湯要不要加啊,總之非常想干點啥,可是現在攤小,根本沒多少事讓她干。
“誒,聞著挺香的,你們真不要?”
“不用。”
“我也不要,這大熱天的還吃湯餅,別中暑了。”
莠兒聽到三位新客人的談話,心情又低落了。
三娃子拉拉她褲腳悄聲道:“看榆哥的。”
“看榆哥作甚?”
莠兒疑惑看去,見莫杵榆端上碗面,然后正常說了一句:“蔥自己加。”便回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垫江县|
呼图壁县|
临沭县|
德清县|
隆回县|
南岸区|
泸州市|
封开县|
大渡口区|
霍邱县|
柘荣县|
霍林郭勒市|
梁山县|
阿拉善盟|
霸州市|
兰州市|
双峰县|
凌源市|
东辽县|
霍城县|
鄂州市|
高邑县|
万盛区|
沙雅县|
黑山县|
元朗区|
绥宁县|
雅江县|
高台县|
崇明县|
和平县|
尼勒克县|
奈曼旗|
高安市|
晋州市|
隆尧县|
镶黄旗|
伊宁县|
江孜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