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知道,此地離京師也不過一百余里。 什么妖孽竟然如此膽大敢在此地吃人。 仇鸞抽刀剛想領著錦衣衛們沖上去,就被朱厚熜攔住。 仰頭,他看見這位天子的眼中閃過了一抹哀色。 “其他人暫且在此休整!仇鸞,你和我一起去里面看看!” 朱厚熜下了,帶著仇鸞走進了面前如同市集一樣流民營中。 與定新縣多是操著南方口音的流民不同。 此地的流民多是北方人,其中甚至還夾雜著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等等。 明廷的統治盡管看上去搖搖欲墜,但相較于四方已經徹底放下顧及給邪神供奉血食的蠻夷。 就連昔日輝煌的蒙古帝國如今都已經開始用生人祭祀起了那胃口愈發膨脹的長生天諸神。 更不要說什么女真,朝鮮呼羅珊等小國。 對于那些壓根活不下去的底層人民而言。 潤往大明往往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兩旁用樹木搭建起了小棚,商販在其中叫賣,只不過他們販賣的商品卻是一具具人類的尸體,還有眼神空洞的活人。 看見朱厚熜和仇鸞兩人皆是錦衣出行。 在樹林里仇鸞換下來飛魚服,換上來平民裝束。 周圍商販頓時對著明顯相較于那些災民更有購買力的朱厚熜等人招呼了起來。 看著眼前賣肉的商販,還有身旁那些被作為貨物售賣,眼神麻木空洞,站在肉鋪前等待客人挑選售賣的普通人。 其中多數都是女性和孩子。 朱厚熜身旁的仇鸞滿臉震驚。 “真是可惡,太祖建國以來,便不許蓄奴,沒想到百年之后,竟然還能在大明看到買賣人口之事!”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親自下令,明令釋放因戰爭淪為奴婢的人,并宣布明廷永久禁止蓄奴,若發現有人擅自畜養奴婢,奴隸主需杖一百,奴婢恢復自由,并將這一條寫進了大明律之中,不許修改。 可惜朱元璋一死,這道改奴為良之令便和他所制定的大明律一起,成了權貴們為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隨意解釋修改。 以至于到明廷中葉,蓄奴之風又盛行起來。 還美其名曰“義子”“家丁”。 仇鸞低聲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