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對策-《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3/3)頁
但今年入秋以來,二流報紙多次報道了各地“小秋收”情況,鼓勵、推廣意味非常明顯。
在前兩天,也就是11月30日,二流報紙更是發表了《趕快加工利用野生植物的社論,進一步推動“小秋收”活動。
唐植桐看到時,心里一陣無奈。
文章發的有些晚,這種號召對云貴川等地方還有用,但對北方來說,已經進入寒冬時節,野生植物大多凋零,顯得有些雞肋。
然而事情并非就此止步,隨著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在以后的日子里,無論是二流報紙,還是地方上,都會詳細介紹哪些是可以食用的。
為此不僅有報道,更是有專門的書籍,包括但不限于《晉省野生植物、《甘省土產淀粉植物資源、《閩省野生淀粉植物、《豫省野生植物的利用土產部分、《鄂省野生淀粉植物、《野生植物的鑒別采集與利用等等。
基本來說,哪里受災嚴重,哪里就會有此類書籍。
除此之外,唐植桐留意到這兩天二流日報的一篇報道《小球藻——可作精飼料。
報道說:溫州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用人糞尿代替化學肥料培養小球藻成功;
小球藻具有繁殖快、產量高、營養好的特點;
用一斤濃縮小球藻喂豬,每日體重可增加0.95斤;
用來喂牛、雞、兔等,體重也都有顯著增加,效果相當于二斤豆餅
……
誰又能想到這玩意以后會用來果腹呢?
聽著枕邊人的均勻的喘息聲,唐植桐排除腦中的雜念,沉沉睡去。
12月5日,星期六。
羅志平這回老實了,今天買的窩頭吃。
據他說,今天買米飯的同學少了很多,甚至都不用排隊了。
()
唐植桐聽后依舊只是笑笑,有些話不方便說,但可以用腳投票,大家都不傻。
現在食堂還僅僅是拿米飯練手,沒有在其他食材上推廣,等全面推廣開后,估計會恢復往日的平衡。
下午放學后,唐植桐沒有立馬去押運處,而是騎車去了建國門外。
紡車輪的圖紙已經畫好,他得去聯系下關系戶,看能不能做出來。
在此之前,唐植桐在腦子里琢磨了好幾遍,紡車輪既用了最簡單地設計,也基本具備正常的功能。
“這是干嘛用的?這種異形件又得車、又得銑削,做起來恐怕造價有點高。”都是老關系,一盒煙打底,方崇志也就實話實話了。
“方科長,這些件做起來很費事嗎?”唐植桐掏出煙來,散了一顆。
“是挺費事,我看你這圖都精確到毫米了,得老師傅出馬才行,起碼得三四天,光工錢就得小二十,這還不算原料和損耗。”方崇志放下圖紙,接過煙,說道。
“咝確實不低。”唐植桐有點牙疼,劃著火柴給老方點上煙,自己也陪了一根。
“沒辦法,這種件我們沒做過。越小、越精細,越貴。就這價,我還沒說萬一中途失手的費用呢。”方崇志說道。
“行,那我回頭再琢磨一下吧。”唐植桐將圖紙拿起來,裝進自己挎包里。
聽方崇志這么一說,唐植桐有了另一個想法。
這東西自己也用不上,花自己的錢確實不太劃算,不如自己搞個木頭的原型機,只要能堅持用上個一兩個小時,體驗一把即可。
告別方崇志,唐植桐又去了一趟五金店。
花三塊錢買了一套刀具,用來雕刻印章的那種。
雖然個頭不大,但就鋒利程度來說,用來雕刻木頭是綽綽有余的。
除此之外,唐植桐還買了幾張不同目的砂紙。
給小王同學準備生日禮物嘛,這些都是打磨、拋光的必須品。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