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對策-《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與張桂芳做法不同的是劉張氏。
劉張氏的孫子劉家明也是每月有一斤半的點心定量,但買回來就鬧了笑話。
劉家明心眼子不少,每回都會數一數還有多少,但每次吃都會發現少了,問來問去,原來是被劉張氏吃了。
自己的東西,哪怕是自個奶奶吃了,劉家明也是不同意的,那叫一個撒潑打滾,鬧的大院里家喻戶曉。
劉張氏惱羞成怒:我兒子賺的錢,錢在我手里管著,我吃塊點心怎么了?你再鬧,我就不給你買了!
一時間,祖孫倆的行徑在鄰里傳為笑談。
小的不知道孝敬老的,老的不知道疼小的,瞧不上眼的居多。
小兩口配發的點心雖然是單位爭取到的,但總歸得有名義。
這幾天,小王同學就聽到了更進一步的說法:為適應職工回家探親需求,增加市場投放數量,同時通過機關、廠礦內部逐步分配,以減少市場排隊。
制度內香不香,群眾還能看不明白嗎?
吃完桃酥,回到廂房。
唐植桐將兩罐用報紙包裹的茶葉從空間薅出來,打開了其中一包,罐子是鐵的,挺漂亮。
“文文,留一盒給你,另一盒你明兒你給咱媽送過去。顏雄飛今天給的,為了感謝王波的事。”唐植桐沒有打開另一盒,而是放在一旁,跟王靜文說道。
“你有要送的人嗎?先優著你做人情用。”小王同學回屋后先把水燒上,一會二人要泡腳。
“茶是刮油的,我朋友里沒有人需要這玩意,給你留著喝。”唐植桐搖搖頭。
“去,就你怪話說,我就需要解油膩啊?”小王同學白了唐植桐一眼。
在今年之前,四九城的百姓喝茶是為了遮蓋一下水質不好帶來的異味。
但茶葉在補充維生素的同時,還有個能解油膩的特性,所以北邊、西北的牧民特別喜歡。
“瞧我這張破嘴,給你留著當個飲品喝,這樣行了吧?”唐植桐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嘴。
小王同學確實喜歡喝這些東西,上一次給她大麥茶還是在十月初,不到一個月就喝完了。唐文邦在十一月初往這寄東西的時候,唐植桐捎帶手將剩下的兩斤也薅了出來。
但這一次,小王同學把大麥茶當成了補充能量的東西,泡完后,會把大麥嚼嚼吃了,當然,每次都不忘分唐植桐一口。
“我就算了,越喝越餓。”小王同學惋惜的搖頭,然后補充道:“你昨天往咱媽那送烤鴨了?要不是今兒靜瑩跟我說,我還不知道。你怎么不跟我說一聲?”
“多新鮮啊?我啥時候搞過特殊對待?這種事還用說嗎?”唐植桐自得的邀功道。
“哼,算你過關。”小王同學甜笑著,對丈夫的行為很滿意。
“嘿嘿,那要不要表示一下?”多吃了一塊桃酥,唐植桐覺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呸!沒個正行。”小王同學沒說同意,麻利的起身給丈夫倒洗腳水。
唐植桐自認為是正人君子,哪怕前世翻墻,心里也只有兩種顏色,顏色都在國旗上。
泡完腳,唐植桐往爐子里()
塞了一把柴,讓廂房的溫度上來。
然后就把腳扛上了肩,小王同學也配合,紅底朝了天。
……
口糧不到位,這次只堅持了半小時,廂房里就隱隱飄散出了四五月份常州大街上的味道。
“我今天聽說外地缺糧挺嚴重的,安東也不一定能好到哪去,你別難為自己。”事后,小王同學慵懶的躺在丈夫懷里,閉著眼睛說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數。”唐植桐拿塊毛巾給小王同學擦擦汗,又給她掖掖被子,最后隔空往爐子里塞一爐膛的柴,讓屋里的溫度保持的更久些。
“嗯,好了、壞了,咱倆一塊想辦法,你別自己硬挨。”小王同學睜開眼,迷戀的看著自己男人,臉上掛著笑,由于最近攝入能量有限,臉上的酒窩都快消失了。
“有我在輪不到你操心這些。時候不早了,快睡吧。”唐植桐用毛巾擦擦自己身上的汗,然后扔到一邊,關掉燈,縮進被窩。
盡管無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多,但唐植桐是有良知和底線的。
小王同學所想的辦法,無非是從一些渠道弄吃的,這種做法可以略等于從其他人嘴里爭糧食吃,唐植桐不想這么做。
對于外地什么情況,唐植桐也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很多事已經是瞞不住了。
九月底去安東的時候,林場職工停下手里的工作,搞小秋收打松塔。
當時的時候,唐植桐不知道什么是“小秋收”,但回來以后,就聽說了。
今年初秋,最高機構發了一個不對百姓的那種文件,文件名是《關于深入發動群眾廣泛采集和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的指示,內容只有一個:號召各地開展一個“小秋收”運動,上山采集野生植物資源。
唐植桐不知道具體采集野生植物做什么用,因為他資格不夠,看不到原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安阳县|
固始县|
临朐县|
蓬安县|
桦甸市|
陇南市|
长岭县|
玉环县|
眉山市|
姚安县|
大理市|
嘉黎县|
定西市|
柞水县|
古浪县|
离岛区|
鲜城|
中阳县|
望江县|
图们市|
贺州市|
新泰市|
三穗县|
当阳市|
太和县|
文化|
满城县|
南雄市|
邵东县|
邯郸市|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沙湾县|
吉安县|
福贡县|
淳安县|
阿坝县|
西林县|
定兴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