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喝口湯,在屋里走走,別積了食。”張桂芳拿過鳳芝的碗,盛上一碗餃子湯,囑咐道。
暴飲暴食確實容易傷胃,但眼下誰又能顧得上呢?
真正挨過餓的人知道這種滋味,一旦有了飯,恨不能全塞進肚子里,哪怕撐死也在所不惜。
張桂芳給每個人都盛了一碗餃子湯。
湯呈現一種半透明的奶白色,這是里面溶解了餃子皮外面面粉的緣故。
中國歷來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具體起源于什么時候,唐植桐說不清楚,但相信的這個說法的人不在少數。
唐植桐好歹有點知識,知道消化食物是靠著胃里的胃酸,吃完飯再灌一碗湯下去,胃酸稀釋了,能有助于消化?
唐植桐覺得這種說法更像是勸人珍惜糧食,畢竟湯里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糧食的。
雖然不怎么認同,但唐植桐沒有攔著,沖著珍惜糧食這一點,就得喝。
有水餃墊底,戰斗力明顯下降,一鍋水餃湯沒能喝完,但張桂芳也沒有倒掉,打算明兒摻點水繼續煮水餃,然后繼續喝湯……
唐植桐沒勸,現在天冷,放一宿也放不壞。
就眼下這環境來說,在糧食上斤斤計較不是壞事,不僅大家現在都這么做,而且會將這一習慣延續下去。
唐植桐記得自己小時候,母親下面條,每次放的水都是那么正正好好,每人一碗面、半碗湯,吃完鍋里干干凈凈,一點都不剩。
哪怕上了年紀,這種習慣依舊不改。
唐植桐曾問過,母親的回答無非是小時候挨餓餓怕了,將這種習慣刻入骨子里罷了。
吃完飯,喝完湯,唐植桐點上一顆煙,舒服的坐在爐子邊休息,一點插手洗碗的意思都沒有。
“媽,我把這些東西放洗澡間了,那邊冷,能放得住。”回廂房休息的時候,唐植桐捎帶手的將剩下的魚、餡兒都收拾好,放在盆里,蓋上蓋簾。
“行,可得好好蓋著,別讓耗子糟蹋了。”張桂芳對此沒意見,洗澡間氣溫低,能更好的保鮮,這個道理她明白。
“您放心吧,指定招不了老鼠。”唐植桐在小王同學的協助下,將盆放進洗澡間。
出來鎖門的時候,唐植桐直接隔空薅進空間里,一點給老鼠糟蹋的機會都不留。
老鼠這玩意可是忒遭人恨了,逮啥咬啥,即便是不能吃的東西,也照啃不誤,人家權當磨牙的消遣。
雖然去年、今年四九城都組織了除四害的活動,但老鼠這東西忒特么能生了!
盡管唐植桐在家的時候,偶爾也會用外掛清理一遍,但既防不住那些趁自己不在家的過路老鼠,也防不住那些趁自己睡覺出來作妖的老鼠。
回到廂房,往爐子里塞上幾根柴,唐植桐舒服的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彈,小王同學也是差不多的狀態。
“哎,你說,咱明兒過去,不會再有小孩子蹭飯吧?”唐植桐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今晚小王同學也沒有問自己從哪搞來的鲅魚,興許明天去椿樹胡同,那邊的家人也不會問,但鄰居小孩的嘴可不好管啊!
“眼下這時候,沒人會不開眼的。上個星期天,吃了那一頓,我聽靜瑩說,不少孩子回家都挨了數落。而且這陣子鄰居多多少少都回禮了,靜瑩都沒怎么做菜。”小王同學側過臉,枕著自己的胳膊,眨著眼睛看著自己的男人,說道。
“嗯,那我就放心了。”聽小王同學這么說,唐植桐終于把心放進了肚子里。
小王同學聽出了唐植桐的言外之意,就是生怕別人關注鲅魚的來路唄。
別說眼下天氣冷了,就是炎炎夏日,只要某些對外的飯店有需要,依舊會有海魚送過來,只是一般人接觸不到,更享受不到罷了。
小王同學也不愿別人知道自家吃了鲅魚,其他鄰居肯定不會往唐植桐身上想,只會覺得葉志娟如何如何了,影響還是要注意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