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少年們一聽都高興地拍手道:“快講,我們可愿意聽了。” 百歲翁說道:“有一個道家,住在姑射山上,不吃五谷,以吸風飲露為生,經常乘著云氣,駕馭著飛龍,遨游于四海之外,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神情專注,使災疫不生,五谷豐登。這個道家呢,肌膚白嫩得像冰雪一樣,體態輕盈柔美,猶如少女。后來人稱這叫‘飲氣,即辟谷。” 湧安說道:“我常聽說人要有精、氣、神。人滿足了這三樣就可養身長壽。但是,不太明白這精氣神從何而來?” 百歲翁笑著說道:“好聰明的孩子,有悟性,問到關鍵點上了。” 百歲翁說道:“長壽有三字秘訣:第一階段是‘煉精化氣,’即‘精’字訣。這是長壽功的最基礎、最艱苦的階段。煉精化氣是想達到什么目的呢?煉精化氣是易骨之道,是將人體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使體壯骨堅,所以又稱‘易骨’。” 百歲翁看著這些孩子們疑惑的神情說道:“易骨就是‘脫胎換骨’。即練拔骨伸筋術,拔骨如禾苗拔節‘咯吱咯吱’脆響。伸筋如筋張欲斷,疼痛鉆心,幾欲哭號。逼去拙力,剛勁漸長。感覺到眼神如電,威氣外揚,體強骨堅,步履穩實,則已經練成明勁,即完成易骨功夫,可以說達到了煉精化氣的境界。” 鐵蛋說道:“那第二個應該是‘氣’字訣吧?” 百歲翁笑著說道:“說得對,‘精’字訣完成后,才能練‘氣’字訣。也就是煉氣化神。這是步入長壽的必由之路。練氣又是一次‘脫胎換骨’,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方能使陰陽交合不離。這是運氣調息、養元固本的根基。” 小猴說道:“任脈、督脈在哪呢?” 生瓜蛋笑嘻嘻地說道:“在你那個猴頭上呢,趕快摸摸。” 小猴急忙用手去摸頭,逗得大家伙捧腹大笑。 百歲翁說道:“任脈起于會陰穴,由身體前部沿中線而上,經關元、氣海、神闕、鳩尾、膻中、天突諸要穴,止于唇下承漿穴,共二十四穴。督脈起于脊尾的長強穴,由人體背部沿脊柱而上,經命門、風府、強間、百會諸要穴,止于上唇的齦交穴,共二十八穴。” 百歲翁說道:“僅僅知道這些穴位的走向還是不行的,要懂得如何運行真氣。” 大胖說道:“我只感覺這氣在鼻子里喘來喘去的,怎么突然會跑到全身去了呢?有這么神奇嗎?” 百歲翁笑著說道:“所以呢,就要練氣。尻尾生氣,丹田煉氣。真氣起于脊尾處的長強穴,提肛收腹,以鼻吸氣,真氣即由長強穴循督脈而上,達于腦頂百會穴,下通任脈,由氣海穴沈入丹田,使丹田充盈。” 百歲翁停了停,繼續說道:“這樣呢,就完成一次循環,須日日運行,無差無間。使內氣綿綿不絕,滾滾而來。打通了任脈、督脈以后,可使真氣周身游走、收發自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