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隗終于醒悟,小皇帝竟然和董卓沆瀣一氣,唱和相應,打壓他袁氏一族。 他不清楚,這究竟是董卓的意思,還是皇帝的意思,但他知道,若不破局,袁氏危矣! 莫非,嫁女于皇帝,真的會對朝堂影響這么大? 此時,他仍舊單純地認為,皇帝之所以這么配合董卓,是董卓巧嫁孫女的結果。卻沒想到,事實恰好相反,是劉協將董卓拉上了反袁大船。 董卓老賊,老夫真是低估了你啊!袁隗暗自喟嘆。 自他知曉,董卓拋開心中舊怨,將盧植任命為冀州牧,就覺察不妙。后董卓又薦舉弘農楊氏楊彪領豫州刺史,彰顯其狼心狗肺。不顧仇隙,再推寒門孫堅,可謂是恩威并濟。 這董卓,頻頻示恩,彰顯大度,莫非是想要更進一步?從不憚以惡意思忖人心的袁隗如此想到。 再次抬頭看了眼珠簾后的小皇帝,他覺得,是時候履行帝師職責了! 同時,他還在心中盤算,袁氏是否有適齡女子,可以入宮服侍小皇帝,以抵消董卓送孫女入宮的不利影響。 “勿以門第論英豪,當以實功舉賢良。”曹操覺得,這句話說到他心坎里了。 他暗自呢喃道:有此明主,大漢將興啊! 董卓亦是面露喜色。小皇帝簡單一句“舉賢納才出自公心”,便將他大度、不計私怨、唯才是舉的形象標榜起來。這不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好名聲么! 他抬頭看向劉協所在,頷首微笑不語。 這一幕,正好被袁隗看在眼中。于是,他心中更是確認,今天這一切,都是董卓在暗中搗鬼。 河南尹朱儁唱名后說道:“陛下,臣以為,長沙太守孫堅,出身孤微,勇摯剛毅,雄才壯略,知兵善用,足以領兗州刺史。” 作為自己曾經的麾下,孫堅之能,他深知之。因此劉協重用孫堅,他十分贊成。 楊彪見狀,也出聲贊同道:“臣亦認為長沙太守孫堅能力過人,可領兗州刺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