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時間整整震動了好多個日日夜夜,那個時候不管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還是那些企業家,明星都在捐款給災區,我知道《讀者》雜志社在這次捐款中是捐了有不少的錢,不過其他的明星也有捐的很多的,在這里我就不一一的列舉了,《讀者》是我最喜歡看的雜志,我也深深的為這個雜志而感動,他們不僅僅是在做生意,很多的時候他們也做了不少的公益事業,在這樣的公益事業上,他們的表現讓我敬佩。我那個時候也是捐款,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組織了捐款,黨員帶頭,就這樣的捐了不少,我們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捐,以學校為單位的捐。大街上也放的是捐款箱,社會人士也紛紛的支持捐款。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校的默哀了,連續默哀了3天,那個時候,我們到了中午的這個時間就到操場上去默哀,有一天中午,我們沒在學校,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公交車上,到了默哀的時間了,我們全體起立,在公交車的座位上站著,然后是汽車齊齊的鳴笛,然后全體坐下,汽車才開始發動,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就是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這樣的一件大事,也是對國人的一種考驗吧,我們的國人也是在很多的困難面前毫不猶豫的挺過來了,也是有不少的愛心人士的幫助。
那個時候就是提的最響的口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那個時候,南方的一些地方也是紛紛捐款,這讓我很感動,在電視連續播放和好久的汶川大地震之后,我才意識到這樣的救災場面是多么的宏偉,那些當兵的兵哥,支起了帳篷在這里救災,說真的,我也是為這些兵哥感動,他們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對人民的關愛。地震之后,好多的人都覺得害怕了,是不是以后還是有余震的,應該是吧,是這樣的,這些余震大大小小的有不少,但是就是在這樣的一些余震下,他們還是在奮斗在第一線,對災區的群眾進行救助,安撫,也是在這樣的一次地震中,有不少的家庭就這樣的破碎了,損失巨大,還有不少的兒童變成了孤兒。也有不少的正常人變成了殘疾人,這是多么的慘痛的一件事情呢?但是有了我們的人民的民族的強大的凝聚力,這樣的一件事情就這樣的挺過來了,我們的四川的那些國人也從這樣的陰暗歲月中走出來了。
后來我也只是聽說,災區重建挺美好的,看著一個一個漂亮的高樓,我真的希望那些生還的人不要心理上有什么陰影,還是要盡快的從地震的陰影和恐懼中走出來,好好的生活。不要有思想上的顧慮,也不要有生活上的困難。地震給人們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是巨大的,也讓人們體會到了人家的溫暖,那個時候捐衣服的,捐帳篷的,捐食物的,捐藥品的,充分體現了人們的愛心。我在電視上看過《唐山大地震》這部電視,這里講述的是一個地震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達和小登,因為母親選擇救弟弟,而使小登心中有不可磨滅的隱痛,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也受不了,在同樣的前提下,為什么先救弟弟,放棄了她,這是很難的一個決定,如果放棄了小達,選擇小登,結果也是一樣的,總之二選一的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會有陰影的,誰不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有求生的愿望,可是這是人們最無法面對的事情了,所以在后來的很多次的與母親擦肩而過的時候,小登才會這樣的逃避,直到最后才相認,真的是感人肺腑的電影了,至今我還是為這樣的電影而震撼。
不過地震的時候,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是剛好發生在下午,而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的話,我想死亡的人數和受傷的人數會更多,而下午的話,人們一般都是不在睡覺,也不是在住宅,這樣確實是好了不少,但是還是有那么多的人死亡和受傷,真的讓人內心是很悲傷的,以后還是要預防為主吧,對地震進行有效的預防是最好的辦法了,把傷亡人數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