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麥克尼爾稍微回憶了一下博尚還有自己裝作同阿爾伯特·威斯克合作的那段日子,他不得不承認一直藏身在幕后的威斯克讓他無從下手。“也許是這樣,但只要他不是個一意孤行地要毀滅世界的瘋子,我們就應當優先穩住他。沒錯,要讓他相信他的理念和使命都可以在同我們合作的過程中輕易完成。所以,讓伯頓繼續和他周旋是最穩妥的,畢竟我們的伯頓先生生前差一點就把卡薩德完全騙過去了。” 法蘭西紳士本想說那是由于卡薩德自己沒眼光,但曾經在卡薩德手下吃了不少虧的他無論如何也沒法輕易把這句話說出口。 見博尚對工廠的正常運轉情況很感興趣,麥克尼爾又帶著伯頓去參觀其他幾個車間。他們兩人身上的德軍軍服過于顯眼,以至于他們剛剛出現在廠房內就引起了所有工人和在場管理人員的注意。那些被分派到工廠里維持秩序的孟加拉士兵連忙吆喝著要大家趕快回去工作,他們手里的步槍比他們的話語起到了更好的威懾作用,但其他人的目光仍然止不住地指向麥克尼爾和博尚。 “鋼材也是蒙斯克的其他工廠生產出來的?”出發前專門調查了阿克圖爾斯·蒙斯克在印度地區經營的各類產業的博尚把蒙斯克當做了又一個試圖壟斷整個行業全部上下游鏈條的饕餮,這其中少不了夏普敦公司的惡性擴張給他帶來的不良印象,“我得說這些人從不知道滿足,他們英國佬自古如此。” “事情沒你想象中的那樣夸張,這些工廠與其說是他開設的不如說是別人送給他的。”麥克尼爾頭一次發現博尚竟然隱約對英國人也有些意見,他原先從未注意到這一點,“這些原本都是孟加拉人的產業,后來被巴基斯坦軍隊奪走,可是軍隊自己又不會管理企業……就只好把它們交給公正的局外人。” “【公正的局外人】,說白了就是伯頓想方設法把它們扔給蒙斯克來維持雙方的合作關系。”博尚多少有些無奈,“那家伙手里的資金就像是從天而降的一般,我幾乎沒見過他為錢發愁的時候——只要他能有機會接觸外界。” “話不能這樣講,伙計。”麥克尼爾停下了腳步,他出神地望著還在流水線上忙碌著的工人們,又一次陷入了回憶之中,“如果伯頓再多活三十多年并且打算競選財政理事的話,即便他那時候已經快八十歲了,我也會投他一票的。有他在,藍區的人興許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必憑著票證……唉,那一代人不知道沒有票證和芯片的日子是多么地自由。” 博尚不禁為自己死得早而慶幸,不然他就要和麥克尼爾一道見證更加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離開車間后,麥克尼爾又把博尚帶到了另一間廠房里,這里的工人們正在把農用拖拉機改造成裝甲車。有些游擊隊員們來到現場指導工作,他們按照上級的命令向工人們提出要求,另有一些士兵負責測試改裝好的成品。這些裝甲車只會讓兩人聯想起圣保羅的起義軍打造出的裝甲列車和其他奇怪的裝甲載具而非任何一種現役裝備,然而麥克尼爾并沒有心思去關注它的性能。 這一切似乎是德國人的責任,如果他們還有他們的印度人盟友向孟加拉人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孟加拉人就不必像現在這樣自力更生了。此外,若是德國人起初只打算撇清責任并避免孟加拉人在獲勝之后仍保存有反對他們的力量,那么在孟加拉人大獲全勝之后加大支援力度無論如何都有些古怪。麥克尼爾為此思考了許久,他更傾向于把最近發生的一連串怪事解釋為印度地區東北方向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德國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還有活躍在此地的俄國人間諜—— 對,一定是這么回事。當初他為了減弱孟加拉人的壓力而暗示伯頓向外釋放一些信號,那時活躍在印度東北地區和東孟加拉的叛軍大概已經引起了德國人的警惕。準確地說,那些服務于俄國人及其理想的叛軍應當是拿下工廠和杰索爾的首要功臣,而麥克尼爾還有謝里夫·羅易不過是在兩伙敵軍拼殺得精疲力盡之后漁翁得利的準旁觀者(盡管他們同樣投入了許多心血)。 同樣作為棋手的叛軍始終值得麥克尼爾高度警覺。沒人會知道他們要做些什么,沒人敢設想這群公然襲擊農村學校和其他重要民用設施的家伙在大獲全勝之后還能做出些什么。當印度東北地區的叛軍悄無聲息地在東孟加拉發展出了又一支武裝時,麥克尼爾仍未了解到【灰色樂隊】的真實面目。 但這都不重要,等到東孟加拉的戰斗塵埃落定之后,那些陰謀詭計全然起不到作用。眼下,他只需要幫助這群真正在爭取自由的孟加拉人繼續戰斗下去直到贏得勝利,然后再從中挑選出一些值得信任的人……而不是德國人或其他什么人的應聲蟲。 “看著他們一步步發展壯大,確實令人很有成就感。”博尚拍了拍麥克尼爾的肩膀,“以后我盡量常來這里,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交流情報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舒勒說他打算把夏普敦公司的某些新型武裝機甲送到這里來做些測試。” “同意。”麥克尼爾領著舒勒鉆出廠房,又打了個響指,“不管上面的大人物有什么想法,具體局面應該盡量處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這樣,即便情況有劇變,我們也可以挽回一部分損失并在新局面中找到一席之地。” tbc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