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大說的這李老頭家的小女娘的事兒,端是讓人痛惜不已。 李老頭家是想當年從外地逃荒來的長安,本想投奔族里一個來長安討生活的叔祖,哪里能想到長安城大的非凡,沒有具體地址,根本就找不到人來。 還好當時圣人下了政策,給了救濟糧,也給逃荒來的人在長安城外分了田地來,總歸是沒餓死。 可是,李老頭實在是太能生了,且李家人的命格外的硬,一連生了四個小郎,生到老五才是個小女娘。 可李老婆子因著接連生產又沒怎么好好坐月子的緣故,在老五,也就是李家小妮不到五歲的時候就直接去了,死時下身兒都發出臭味兒來了。 本來,李老頭就不想養這么個小女娘了,還是和李老頭住隔壁的大娘心善,抱家去養了幾個月,又被村子里其他心善之家的人,這個抱回去養個半個月那個抱回去養個把月的,總歸都是不忍心讓這么個女娃娃被餓死。 如此,李小妮就這么吃著百家飯養住了,過了周歲了。 村子之中,總歸是善心人多些,就這么的看見了挨餓的李小妮,這家給上半個饃饃,那個倒一碗可以照見人影兒的稀粥給她,這才讓李小妮熬過了五歲。 李小妮過了五歲后,就跟著村子里的孩子們去附近的山上找野菜,找一切能入口的東西,如此跌跌撞撞的沒有阿娘的李小妮頑強的活到了八歲。 隨著李小妮長到八歲,長安城也開始緩慢的擴城了,李老頭這才有機會在農閑時跟著村里人去外三城中找活兒干,得了銅板買了糧食,好讓家里的四個小郎能多吃上一口飯。 是的,就算李老頭掙了錢了,也是只給家里的四個兒子花銷的,李小妮在李家除了能在廚房里放柴禾的地方睡覺之外,她自己的飯食都是要看她自己這一天能找到什么吃的。 李老頭不養活她。 村子里的村長不是沒找過李老頭,說他:“就算是個丫頭,給口飯吃養大了,你不管是嫁出去收彩禮還是賣給人牙子,都是一筆錢財不是。” 李老頭蹲在地上,對于村長的話沉默不言,待得村長再張口勸他養李小妮的時候,李老頭張口就是:“俺是個沒本事的,養活四個小郎就費大勁兒了,村長要是想養,自領了小妮家去就是。” “她一個丫頭能吃多少! 那是你的種,就因她是個女娘,你就不養活她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