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師,安定門。 自從那日在遵化正式宣告班師凱旋以后,消息便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畿輔各地,京師的各大街小巷之中。 京師本該是太平繁盛之處,卻因為東奴入寇,自從崇禎二年九月至今崇禎三年二月時持續戒嚴,各地難民風起云涌,京郊大火數日不熄。 今日乃是各鎮勤王兵馬還京的日子,自去歲九月而起的戒嚴光景,也是終于結束。 緊繃的神情總算得以施展,東奴奔雷一般的馬蹄聲依舊縈繞在耳邊,但至少今日,是我大明王師得勝歸來,班師凱旋,揚眉吐氣之日! 這天一大早,京師城上的大明旗幟迎著朝陽的方向,鼓動作響。 順天府的差役,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在全城各處都張貼了告示,許多百姓聚在街巷之間,早早搬來桌椅,坐在街頭巷尾閑聊,殷殷期盼著天朝王師的凱旋。 安定門附近,在天沒亮時便已經是人頭攢動了。 東奴已經徹底退走,畿輔之地再度歸于平靜,百姓們也都可以走上街頭各行其事,有農戶扛著扁擔順著官道出城,修整被東奴騎兵燒焦的土地。 也有一些百姓,早早便在安定門附近的茶館、酒館中選定座位,約上有幸在此次入寇中幸存的狐朋狗友們,喝酒打牌等待著觀看盛大的凱旋儀式。 安定門至京營演武場的沿途路上,就連青樓中的風流才子,俏麗佳人們,也都是從雅間中走了出來,不在今日繼續風花雪月,而是對東方翹首以盼,期待著什么。 諸鎮兵馬雖然心思各異,但好在有馬世龍和孫承宗的統率,眾人仍能聚齊在同一旗幟下,為了一個目標而作戰,因此軍令所至,無不遵從。 孫承宗在遵化處置了十五名罪將,其中不乏有在戰時立過功的遼軍將領,對待京將、遼將都是一視同仁的態度,使得散漫的軍心迅速穩定。 各將帥也都約束起部下,軍紀開始轉好。 在距京師最近的通州城外,孫承宗下令休整了三日。 各部軍馬全都于此,休整連續作戰后的萎靡狀態,披掛上鮮亮甲胄,擦拭馬刀使其再度銀光閃閃,鮮艷四色的旗幟也充斥在大軍之間。 三日后,諸鎮王師將以最嚴整和充分的面貌姿態,面對京師的天子群臣,以及天下百姓檢閱。 崇禎三年二月十八日,李順祖騎在馬上,一手牽著馬韁,隨從孫承宗、馬世龍、祖大壽、吳襄等諸鎮將帥,從安定門凱旋班師入京! “萬勝!” “萬勝!” “大明萬歲!” “好樣的!” “替我多砍幾顆東奴的腦袋!” 沿途百姓,熾烈空前。 這次東奴入寇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也讓這些畿輔各地生存的百姓意識到,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王師有多么重要,看著各地兵馬騎著高頭大馬,以整齊劃一的腳步踏入京師,他們的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 李順祖感受著周圍百姓的熱烈歡迎,心中也是非常有所感觸。 第(1/3)頁